福祿貝爾認為,兒童的行為是其內在生命形式的表現,受其內在動機支配。只有通過這些行為,孩子才能成長和發展。看護人的任務是幫助孩子清除阻礙生命發展的障礙,讓孩子自己發展。命令式、強制式、幹涉式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發展是無效的,必須尊重孩子的自主權。重視孩子的自我活動。
2.博弈論
福祿貝爾是第壹個闡明遊戲教育價值的人。他制作的玩具被命名為“禮物”,意思是“上帝的禮物”,至今仍在許多幼兒園使用。為了紀念福祿貝爾的貢獻,人們為他建了壹座紀念碑,紀念碑的形狀仿照了《禮物》中的球體和圓柱體。
3.協調原則
福祿貝爾說,人不是單獨存在的。他是家庭的壹員,社會的壹員,民族的壹員,宇宙的壹員。所以要讓孩子與周圍的環境、社會、自然相結合,相互協調。得到真正的配合才是最好的。
4.育兒教育
福祿貝爾認為,為了讓孩子在愛中成長,他們必須首先教育他們的母親。這可能是他年輕時沒有得到母愛的壹次經歷。因此,他創辦了世界上第壹個母親“工作坊”,後來還寫了壹本書,名為《壹個母親的歌和細心之歌》。
5.明確幼兒園的任務。
福祿貝爾指出,學齡前兒童應該用直觀的方法進行訓練,讓他們參加必要的活動,發展體格,鍛煉外部感官,在遊戲中成長。
6.兒童的四種本能
福祿貝爾認為兒童有四種本能,第壹是活動的本能(即創造的本能),第二是理解的本能(即揭示壹切的本能),第三是藝術的本能(即藝術創作的本能),第四是宗教的本能,這是前三種本能的歸宿。教育的任務是促進兒童內在本能的發展,從而培養兒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他將課程分為四大領域:宗教與宗教教育、自然教育與數學、語言與語言教育、藝術與藝術教育。
擴展數據:
德國教育家弗裏德裏希·威廉·奧古斯特·福祿貝爾被公認為19世紀歐洲最重要的教育家之壹。現代學前教育的鼻祖。他不僅創辦了第壹所名為“幼兒園”的學前教育機構,其教育思想至今仍主導著學前教育理論的基本方向。福祿貝爾的教育思想和實踐對世界各國學前教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學前教育是家長和幼師運用各種方法和對象,對幼兒的大腦進行系統的、系統的、科學的刺激,從而逐步提高大腦各部分功能的教育。
學前教育是學前教育的重要內容之壹,是構成學前教育科學體系的壹部分。兒童是人生中智力發展的基本階段,也是發展最快的時期。適當而正確的學前教育對孩子的智力和未來的發展起著很大的作用。超常兒童的形成和發展都與恰當、正確的學前教育有關,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學前教育。
學前智育是壹個多方面的訓練過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心智發育極不成熟,需要家長和幼兒園老師的積極引導。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自我意識強,缺乏對他人的關愛,不懂得分享。所以,作為家長和幼兒園老師,要積極引導孩子學會關心他人,學會分享,願意分享。
實施0歲至小學入學前兒童教育應遵循的基本要求。幼兒園教育的原則是:體、智、德、美各方面的發展要相互滲透,有機結合;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符合兒童年齡特點,註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引導兒童健康人格發展;面向所有兒童;愛孩子,堅持正面鼓勵、啟發、誘導的正面教育。
合理全面地組織各方面的教育內容,並滲透到幼兒日常生活的活動中,充分發揮各種教育手段的互動作用;創造適合教育的良好環境,為孩子的活動和表現提供機會和條件。遊戲是基本活動,教育包含在各種活動中。
參考鏈接:百度百科-弗裏德裏希·威廉·奧古斯特·福祿貝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