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發布了《聯合願景2010》(或《聯合願景2010》),介紹了軍事概念的全譜優勢(或全方位優勢),描述了美國的軍事能力——無論是和平還是武裝,信息優勢都能主導戰場。
1998年,網絡中心戰的概念正式發表在《美國海軍研究所學報》上壹篇由中將·阿瑟海軍中將和約翰·加茨卡合著的文章中。後來,賈奇卡、戴維·s·艾伯茨(OASD-NII公司研究部主任)和弗裏德·斯坦尼·米特雷公司(Mitre Corporation)的助理國防部長(網絡和信息集成)寫了壹本《網絡中心戰》的書來深入討論這些概念。這本書由位於DC華盛頓州的國防部指揮與控制研究計劃(CCRP)出版。它借鑒商業組織並利用信息通信技術改進態勢分析,精確管理庫存和生產與客戶的關系,發展了壹種新的作戰理論。
然後在2001,循證研究的艾伯茨、蓋茨比、理查德·海斯和蘭德公司的大衛·s·西格諾裏尼合寫了壹本書《理解信息時代運營(UIAW)》。UIAW從NCW提出的變革開始,並試圖推斷其後果,以找到壹個可行的戰爭理論。從壹系列環境誘導默認值開始,UIAW構思了壹個包含三個區域的結構。“物理場”是事物發生和被感知的地方;來自那裏的數據將被傳送到信息場。那裏的數據經過處理後,再進入“認知領域”進行評估和決策。這個過程照搬了美國空軍約翰·伯伊德上校提出的“觀察、定向、決策和行動”。
2003年,CCRP出版了《權力到邊緣》,繼續發展網絡中心戰理論。就其在軍事行動中的意義而言,圍繞權力下放是所有作品中最大膽和最具革命性的。其中提到,現代軍事環境如此復雜,沒有任何人、任何單壹組織甚至單壹軍種能夠完全理解。現代信息共享技術足夠快,以至於“外圍單位”(即流動人員)不必集中專業人員來估計他們想要什麽。
網絡中心行動是美國前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推動的國防部轉型的基石;也是美國國防部部長辦公室軍事轉型辦公室的五大目標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