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段):我和魯迅談《水滸傳》,可見魯迅先生是關心青少年的。
3.(第4段-13):魯迅的妙語諷刺舊社會。
(第14-22段):魯迅救了壹個黃包車夫。說明魯迅先生是理解和同情下層階級的。
5.(第23-24段):丫鬟阿三回憶起叔叔魯迅生前的遭遇,表現出叔叔“少為自己考慮,多為他人考慮”。
擴展數據:
壹、創作背景
本文寫於1945魯迅逝世九周年。作為魯迅的外甥女,周野從小就親身感受到魯迅的關懷和愛護,見證了魯迅對勞動人民的無微不至的關懷,對勞動人民的熱愛,對反動勢力的英勇鬥爭。
所有這些深深地觸動了周野,她長大後經常想念魯迅。因此,在魯迅逝世九周年之際,作者寫下了這篇令人難忘的敘事散文。
第二,欣賞
本文從作者的個人感受出發,回憶了叔叔魯迅生前令他印象深刻的幾件事,表明魯迅是壹個少考慮自己,多考慮別人的人,表達了作者對魯迅無比的懷念、愛戴和敬仰。全文脈絡清晰,敘述清晰,具體親切,令人印象深刻。
從思想感情的內在線索來說,體現了文章的中心——“少為自己著想,多為別人著想”,根據自己——周圍——外界(他人)的經驗。
“為他人”是指文章中提到的作者和下壹代的孩子、司機、女傭、勞動人民;“少想自己”,就是揭露社會的黑暗,抨擊反動派的罪惡,同情和幫助勞動人民,不怕“碰壁”,對自己的病“壹點也不關心”,也正因為如此,我叔叔才會受到這麽多人的愛戴。
從外部敘事線索來看,大體上按照最近-很久-最近的時間安排,從魯迅之死和人民的悼念開始,再轉向舅舅壹生的回憶,分別描寫了四件事:舅舅通過講水滸激勵作者好好學習;大叔在壹個笑話裏抨擊舊社會。
大叔熱心救助幫助黃包車夫;叔叔關心女傭,山姆。最後總結大叔是個什麽樣的人,指出主題。五個片段看似聯系並不緊密,實際結構卻相當完整。第壹段是結果——魯迅受人民愛戴,最後幾段是魯迅受愛戴的原因。最後總結,呼應開場主題。
百度百科-我的叔叔魯迅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