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四十五年,後金大汗努爾哈赤起兵攻明,逼近山海關。天啟二年(1622),明軍廣寧大敗,13萬大軍全軍覆沒,四十余城失陷,明邊岌岌可危。面對國難,袁崇煥挺身而出,參軍了。
四年後,袁崇煥率10000大軍到寧遠,努爾哈赤率13000之眾來攻。驕傲的努爾哈赤做夢也沒想到,他的13萬大軍被袁崇煥的10萬兵馬打敗,而他自己也被明軍的紅炮打傷,回來不久就抑郁而死。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發誓要為父報仇。結果又被袁崇煥打敗了。
袁崇煥連敗努爾哈赤、皇太極父子,名聲在外。崇禎即位後,拜袁崇煥為兵部尚書,兼冀遼督軍。
崇禎二年(1629),野心勃勃的皇太極不甘於關外止步。他想再次進攻明朝,但又怕袁崇煥駐守遼東。無奈之下,他只好率領大軍繞過蒙古,長途跋涉,在喜峰口長城入關。袁崇煥聞訊,率領九千將士,星夜馳騁,死守北京。
駐紮在喜峰口的明軍不堪壹擊。皇太極驅車直入北京城下。崇禎忙著命令滿清等將領決壹死戰。結果兩次“北京保衛戰”,明軍都被皇太極打敗了。就在崇禎和滿清壹籌莫展的時候,袁崇煥率領九千鐵騎來到了北京城外。
時值隆冬臘月,皇太極當時正親率十余萬大軍,已連勝兩場,鬥誌昂揚。袁崇煥只有九千騎兵,跋涉千裏,疲憊不堪。當時,袁崇煥雖然有以萬馬擊退努爾哈赤13萬大軍的戰績,但當時袁崇煥依靠的是紅夷炮兵的力量,這壹仗只能肉搏戰。實力如此之大,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能判斷出戰鬥的結果。但結果卻恰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儒生出身的將軍袁崇煥,身披鎧甲,親自上陣,率領九千將士戰勝皇太極十余萬大軍,在廣渠門大獲全勝。接著,袁崇煥又在左安門外擊退了後8金軍。皇太極不得不匆忙離開北京。
廣渠門大獲全勝,壹場以少勝多的戰役,足以彪炳史冊。然而,這場戰鬥非但沒有為袁崇煥贏得榮譽,反而給他帶來了厄運和罵名。
年輕的崇禎被皇太極耍了。
金軍撤退後,朝廷禁止袁崇煥的軍隊入城,不提供補給。士兵在城外饑寒交迫,袁崇煥禁止部下劫掠百姓。有壹個士兵因為餓肚子,搶劫百姓,犯了軍法,被袁崇煥處死的悲劇。然而,悲劇才剛剛開始。廣渠門勝利後沒幾天,崇禎皇帝被皇太極的雙重間諜所困,認為袁崇煥是奸細。他獨自壹人被引入這座城市,並被逮捕和監禁。次年8月16日,46歲的袁崇煥被判處死刑,當年執行。崇禎下令將袁崇煥的人頭“傳至九面”。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