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對於和尚,要“壹日三救”;善——心安而善,知善而明;真——修身養性,回歸自然;不要——做人要正直,行善積德。道堂的設立本來是為了業余的修身養性,明道的設立是為了善良。接受神仙的訓練,修善,堅持八德修身。
成立於1952歲的仁辰,山珍堂的十四位創始人,在九龍營盤街租了壹棟小樓,幫助福團悟道,低調做人。並設壇供奉老先生、文殊廣發天尊、李鐵怪、呂純陽、焦紅講經。
1959年,聖山真堂遷至九龍譚公島,堂內更寬敞。此後,教會事務發展更快,同門越來越盛行。1967,聖山真教會被香港政府註冊為“有限公司”,被批準為非牟利免稅慈善機構,並積極參與社會慈善福利服務,教會事務日臻進步。1970年初,道堂購買了九龍塘盧綸街8號整棟樓,占地壹萬多尺,也就是道堂現在的位置。根據園林設計,殿內建有老先生殿、文殊殿、祭壇、鬥姆亭、紀念館、秦絲亭等。,莊嚴寧靜,不愧為靜心之所。自1990起,為配合道務發展,購買了7號鄰宅整棟建築,擴建了三清正殿、文殊殿、鬥姆閣、鸞壇。1994新增觀音殿和莊嚴正門樓。雖然每個寺廟供奉的神都不壹樣,但都很莊嚴。後來,它被添加到家庭亭,愛情亭和尊重亭的良好信念,以放置其祖先的骨灰,作為孝順的標誌。所以道堂的設備日臻完善。
山珍堂在加拿大註冊的分支機構已被批準為免稅、非營利的宗教團體。道堂刊物《道元》每年出版三期,免費發放。臺商菁菁免費發放,臺商歸納,白話解讀《道德經》。設立為期兩年的“道教研習班”,內容包括道教歷史、情愛知識、二儀八卦、五行五儀、修行等。地址:九龍塘盧綸街7-8號
聯系電話:23361578,23369715。
傳真:23045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