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技術條件先進的養豬場都把物聯網技術應用到了養殖中。給豬耳朵上戴耳標,是用先進的物聯網技術監控豬的生長過程的結果。
不要小看這個“小耳環”。相當於豬的身份證。它是每頭豬唯壹的二維碼。當豬出生後,它將被固定在它的耳朵上,直到豬被屠宰和出售。這個“小耳環”叫做電子耳標,會記錄豬的出生地、免疫、檢疫、運輸等信息。有了這個電子耳標,養豬場的核心競爭力將大大提高。
電子耳標會對豬在飼養全過程中的強制免疫信息進行監控,如口蹄疫、藍耳病、豬瘟等信息,這個電子耳標會將豬的各種信息傳輸到中央數據庫。當豬進入屠宰場待宰時,檢疫員會掃描二維碼耳標,核對防疫信息和檢疫信息,然後按照流程進行屠宰檢疫,登記保存,然後摘掉耳標。
其實除了豬,其他動物也需要佩戴這種耳標,方便信息追溯。這個電子耳標記錄了動物飼養過程中的信息。如果與食品流通環節的追溯系統對接,從養殖場到餐桌的信息可以全程追溯,做到每壹種肉的信息可追溯、責任可追溯、產品可召回,讓大家買到“放心肉”。
養殖商品動物不能不佩戴電子標識耳標進入市場,因為根據《動物免疫標識管理辦法》第十八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收購、屠宰、運輸未佩戴免疫耳標的動物。所以如果妳想創業,妳得知道這些知識。
電子耳標的編號和標準都是農業部制定的。耳標正面印有耳標編碼,全國統壹,均為8位阿拉伯數字,分兩排。上壹行的6位代碼是免疫工作所在地,使用當地郵政編碼。下排的2位數字是防疫人員的編號。耳標記錄的免疫檔案內容包括主人姓名、動物種類、年齡、免疫日期、疫苗名稱、疫苗批號、疫苗生產廠家、疫苗銷售者、免疫耳標、防疫人員簽名等信息。
但現在看來,給動物戴電子耳標在壹些農村地區還不是很流行。除了壹些大農場,壹些小農場似乎對電子耳標壹無所知,更別說進入動物標識和溯源系統了。所以為了安全,也為了方便養殖場的管理,向畜牧部門咨詢是否可以給動物佩戴電子耳標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