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種是在歐洲有廣泛影響的存在主義哲學。
二是美國心理學家,尤其是卡爾·羅傑斯和亞伯拉罕·馬斯洛。
存在主義哲學提出的許多問題後來成為人本主義理論的基礎。這些問題包括人存在的意義、自由意誌的作用和人的獨特性。壹些心理學家,主要來自歐洲,與存在主義哲學家觀點相同,被稱為存在主義心理學家。他們主要依賴於著名的存在主義哲學家弗裏德裏希·尼采,克爾凱郭爾和薩特的理論。
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往往側重於存在焦慮,這是壹種因感覺個人生活毫無意義而產生的恐懼和恐慌感。治療往往強調自由選擇,建立能減輕空虛、焦慮和煩惱的生活方式。
同樣的想法影響了卡爾·羅傑斯和亞伯拉罕·馬斯洛的工作。我們將首先介紹人文主義學派的壹些基本要素,然後概述這兩個人的理論。
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雖然我們會試圖拒絕,但我們最終要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負責。這種借鑒於存在主義哲學的思想是人本主義人格理論的核心。人本主義心理治療的主要目標是讓來訪者接受這種理念,他們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人。當然,對於很多人來說,這種自由是可怕的。
按照人本主義的觀點,只有學會按照生活本來的面目去生活,才能成為充分發揮功能的人。雖然反思過去和未來是有益的,但許多人花了太多時間思考已經發生的事情或計劃將要發生的事情。花在這些事情上的時間就浪費了。只有活在此時此地,妳才能充分享受生活。
沒有人比妳更了解自己。這種觀點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石。
人本主義治療師不會為來訪者識別問題,然後強迫他們接受治療師所說的,應該做出什麽改變,如何改變。這種做法很荒謬。人本主義治療師試圖了解病人從哪裏來,然後知道病人知道自己需要什麽來幫助自己。
人文主義理論家認為,當人們當前的需求得到滿足時,他們就不再滿足了。這時候他們就有了積極尋求發展的動力。哪怕是壹個人,只要不被生活中的困難所累,最終都會走向滿意的個人狀態。卡爾·羅傑斯稱進入這種狀態的人功能齊全。亞伯拉罕·馬斯洛用自我實現這個詞來形容這樣的人。
這種成長過程被認為是人類發展的自然方式。也就是說,除非有困難阻止我們這樣做,否則我們將朝著這種令人滿意的狀態前進。當這些困難阻礙我們成長的時候,人本主義心理治療可以有所幫助。然而,治療師無法讓來訪者走上正軌。只有遊客可以這樣做。治療師讓來訪者克服自己的困難,繼續成長。羅傑斯把這種總是通過自我獲得的發展稱為“成長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