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冷鏈物流業的快速發展,我國冷庫設計施工市場也進入了行業發展的快車道。據中國物聯冷鏈委員會統計,全國冷庫總容量從2018保持在18以上,增速平穩。截至2018年末,全國冷庫總庫容達到5238萬噸(折合130萬立方米),新增庫容48.8億立方米。由於我國冷庫市場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過渡階段,很多老舊冷庫面臨淘汰、整改、拆除。因此,從增速來看,近年來我國冷庫容量增速有所放緩,預計2019年我國冷庫容量將達到581.4萬噸。
華東穩坐該地區之首
據中國物聯冷鏈委員會統計,2018年,全國冷庫容量最大的是華東地區,總容量為1898萬噸,占全國冷庫總容量的36.2%。其次是華中14.3%,華北12.0%,華南10.4%,西南9.7%,西北9.1%,東北8.2%。
具體到各省、直轄市,2018年,全國冷庫容量超過500萬噸的主要地區只有山東;冷庫容量在200-500萬噸的有8個,分別是上海、廣東、江蘇、福建、湖北、遼寧、浙江、河南。另有13地區冷庫容量在1-200萬噸之間。
從人均冷庫容量排名來看,2018年,全國人均冷庫容量前三名分別是上海、天津、青海,其中上海以1546噸/萬人的人均冷庫容量遙遙領先於其他地區。
農批和港灣冷庫還是主流。
根據冷庫用途的不同,我國冷庫可分為農用批量冷庫、配送冷庫、生產加工冷庫和其他類型冷庫。其中,農業冷庫總量占全國比重最高,達到40%;配送冷庫和生產冷庫分別占36%和16%。
2018年,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委員會對全國農批市場進行了調查統計,得出全國農批冷庫容量前20名。江蘇潤恒物流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市農產品有限公司、中國供銷農產品批發市場控股有限公司冷庫容量排名前三,均擁有300萬立方米以上的冷庫容量。
據統計,2018年,農產品批發市場前20強企業所轄農批市場超過150個,冷庫容量達到2273萬立方米。全國農用冷庫總容量4750萬立方米,前20家公司占全國農用冷庫總容量的47.8%。
港口作為我國進出口貿易的重要中轉站,在我國冷鏈物流國際貿易中占據重要地位。據統計,2018年我國港口冷庫容量為327.35萬噸,其中海港所占比重最大,約為1.8萬噸,占55%。其次是機場,占25%,約81萬噸;陸港占15%,約49萬噸。
從全國港口冷庫總量來看,大連港、天津港、青島港、上海港、廈門港冷庫容量較大。截止2018年底,大連港冷庫容量37.3萬噸。青島港冷藏能力22.3萬噸;天津港冷庫容量達到654.38+0.93萬噸。
——以上數據來自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農產品冷鏈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