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蘇軾
羅浮山四點是春,橘楊梅是新。
壹天300顆荔枝,我毫不猶豫的長大做壹個嶺南人。
2.《臨江縣徽州變韻》
宋朝:蘇軾
九十年代的春天已經過去了,我太忙了,沒有時間去追妳。三分春色壹分愁。雨翻榆莢陣,風翻柳球。
陛下和我都是白頭,不要自吹年少愛。美人倚合江塔,水光清,山總悲。
3.“派吳先生去徽州吊唁蘇”
宋朝:陳師道
成名相知,異趣同功。
我也為我兒子感到羞恥。沒有人能原諒我。
百年雙白鬢,萬裏壹秋風。
要說任安在這裏,他還是光頭。
4.“10月2日到達惠州”
宋朝:蘇軾
仿佛在夢中旅行,慶幸雞犬知道新豐。
官員和人民都很驚訝他們所做的,父親和老人互相照顧,以滿足這個翁。
蘇武還是漠北,關寧要老遼東。
嶺南家家戶戶都是春天,會有客人住在公共場合。
5.惠州胡風湖也叫西湖。
宋朝:楊萬裏
左俯視鳳湖,右俯視江,五峰在水中間。
峰頭寺滿樓月,殺東坡錦繡腸。
三西湖秋色同,錢塘水更浮。
東坡院是西湖之首,還沒到羅浮就要休息。
惠州是中國文明城市之壹,原名惠陽地區。古稱“嶺南名縣”、“粵東門戶”、“半城有山半城有湖”。
惠州是廣東省的壹座歷史名城。1990出土的壹窩近30枚恐龍蛋證明,7000萬年前,這裏已經是陸地沼澤。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山丘遺址、古窯洞遺址等28處考古遺址,其中最古老的是三東瓦窯嶺春秋遺址。出土文物表明,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到青銅時代,先民就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
徽州歷史悠久,歷來是名臣、學者、文學家雲集之地。從晉代到清代,對徽州有較大影響的歷史人物有葛洪、牛桑如、李商隱、陳耀佐、陳偉、蘇軾、唐庚、劉、、、楊萬裏、劉克莊、、劉征、文天祥、朱允明、陳公寅、易炳壽、宋湘、邱、梁定芬等480余人。其中,對徽州影響最大的是北宋大文豪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