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20時30分,中央氣象局開始發布臺風警報,並將莫拉克升級為中度臺風。
8月6日14: 00已形成壹個臺風眼,並不斷增強。
8月7日23: 50在臺灣花蓮縣登陸,8月8日14從桃園縣出海。
8月9日逼近中國大陸的臺風莫拉克於18: 30從馬祖進入福建,移動速度略有加快。隨著莫拉克的臨近,浙江、福建兩省緊急疏散近654.38+0萬人,7萬多艘船只回港避風。浙江省蒼南縣降雨量超過250毫米..
8月10日05: 30,中央氣象局解除臺風預警,10分鐘後發布暴雨特別報告。
8月淩晨減弱為熱帶低壓11。
影響:臺風莫拉克襲擊臺灣省時,正好是臺灣省1959年歷史上最大洪水“八七大洪水”50周年。8月8日,莫拉克在中國中部和南部的許多地方下了破紀錄的暴雨,也被稱為8月8日洪水。據臺灣省當局最新估計,遭臺風莫拉克重創的高雄縣嘉賢鄉小林村,罹難人數約380人。加上之前已經有超過120人死亡,所以臺灣省的受害人數估計已經超過500人。
契約:
民兵應急分隊挺身而出,展現軍人本色。
在鎮人武部同誌的帶領下,由各村優秀退伍軍人組成的20人應急小組,在抗擊莫拉克臺風時保持軍人本色,總是出現在最危險的地方,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雁兒村晚上山洪爆發,泥石流滾滾而下。山坡上的房屋情況危急,積水已達腰部。民兵隊第壹時間趕到,迅速搶救轉移群眾80余人,其中大部分是留守婦女兒童。民兵的兩輛救援車被水浸泡,進村時拋錨。大家在風雨中涉水上山,把人壹個個背下山。星光村地勢較低,水深1.2m,民兵隊協助村委會檢查低矮房屋、簡易工棚、危房,轉移群眾110余人。在龔濤,壹個企業主阻止村委會轉移65,438,000多名工人,以便讓工人搶救物資。民兵應急小組趕到後,強行將企業老板和工人轉移到安全地帶,並對企業老板進行了批評教育。
這位老黨員不顧自己的損失,壹心幫助別人。
李秀東是甌海區仙巖鎮林夏村的壹名老黨員。現任村委會主任。在抗臺戰役中,他牽頭組織了由18名黨員組成的抗臺隊伍,在兩座寺廟和1座教堂設立臨時避災點,接收轉移群眾220余人,村裏花費100000余元為避災群眾準備幹糧。雖然他家的房子和陶瓷店的倉庫被淹嚴重,妻子和未成年的孩子都想讓他回家,但他仍然義無反顧地留在了抗臺戰爭的第壹線,和黨員徹夜下到村裏搜尋被困群眾,前後搜了全村六次,在低窪處和危房裏尋找群眾。直到臺風警報解除,他回家看到鄰居家受災嚴重,也先幫鄰居家搶救物資。黨員李秀東關心每壹個人、關愛家庭的精神深深感動了受災村民,為黨員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學生村官細心觀察,聰明解救老人。
鮮卑村地勢較低,老舊木屋較多,在臺風中容易倒塌。村黨支部書記和駐村幹部組織村委會、大學生村官、黨員等19人,冒著風雨轉移群眾80余人。同時,為了防止部分農民工回遷,他們白天每6小時,晚上每3小時巡查壹次危房,發現壹個調動壹個,不留死角。8日下午10,鮮卑村防臺隊在壹棟危房巡邏時,大學生村官馬蘇寧同誌在上壹次巡邏時,仔細發現壹戶人家的窗簾是卷著的,而這次就是這樣微妙的變化,反復敲門無人應答後,他推門發現壹位96歲的老太太睡在被淹的房子裏。老人耳朵太硬,聽不到外面防臺人員的喊叫聲,現場交流困難。村官毅然抱起老人,涉水將他轉移。由於長期患病,小便失禁,老人不怕臟不怕累,壹直毫無怨言地背著老人去親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