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鄭是壹個永遠活在青春期的人,是壹個徹頭徹尾的體制叛逆者。他把這種精神傾註到作品中,引起了很多人的歌唱。不僅是孩子,還有大人。他總是憤世嫉俗,旗幟鮮明,直言不諱,無所畏懼。
不過話說回來,作為教育研究者,我們也不能教孩子玩世不恭。必須有必要的批評和反思,但更重要的是建設性的態度。批評只有指向建設,才有更積極的意義。否則,孩子長大後只會看到別人的問題,而很難反思自己的不足,更難作為建設者去建設,去生活,去歌唱。
而曹文軒則是體制內的合作者和既得利益者。在草房子裏,他的鏡像是桑桑。桑桑很有趣。嚴格來說,他不是主角,而是壹個“視角”,是稻草屋故事的敘述者。所以我說,他是個詩人。很大程度上,稻草屋的世界是以桑桑的視角來看待的。無論是紙月還是白麻雀,在他們的生命裏,桑桑都是在場的,都是旁觀者。桑桑是壹個有賈寶玉情結的早熟的人,是壹個有詩意的人,也是壹個有女人味的人。油麻地因為桑桑的凝視而美麗。很明顯,這其實是曹文軒的視角。
桑桑的尿床,桑桑對婦孺情欲的關註,桑桑的軟弱(尤其是與杜小康的爭執),桑桑的欲望與回歸,桑桑與父親的沖突與和解,都是特別有意義的,甚至是最好的。我這麽說,是肯定的,不是否定的,在我看來,桑桑是壹個人文主義者。他眼中的世界是美麗而富有同情心的。
2.曹文軒和鄭都是優秀的作家,他們並不厚此薄彼。我只是想指出,表面上看,他的沖突裏有各種各樣的東西,但骨子裏,是氣質上的根本差異導致了彼此的無法接受。這種區別,就是雅俗之別,文質之別,朝野之別。
3.曹文軒就像寺廟裏的好學生、好學者,訴說著真善美,潛在的情欲,以壓抑的方式奔跑著。好學生總是以壓抑為前提,文明就是虛偽,這就是代價。而鄭則更像壹個野孩子,充滿野性和陽剛的氣質,說話自由坦誠,毫不掩飾自己的偏執。
鄭:
出生於河北石家莊,中國當代作家、慈善家,被譽為“童話之王”。
是中國第壹位獲得國際版權創意金獎的作家,曾獲中華慈善模範獎,多次位居中國作家富豪榜榜首。代表作品有《舒克和貝塔》、《皮皮魯》、《魯西西》等。2020年9月17日,兒童成長觀察紀實真人秀《告訴世界我可以》定檔優酷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