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低,信息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我國中小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中普遍重硬件輕軟件,信息技術落後。信息硬件設備的擁有與信息資源管理水平的提高沒有直接關系,信息硬件設備只有與業務軟件系統相結合才能發揮有效作用。然而現實中,硬件和軟件的投入比例並不協調。以數據庫系統為例,大多數中小企業都沒有建立統壹的中心數據庫,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系統。數據庫資源建設嚴重與數據資源匱乏並存,缺乏信息系統運行友好的基礎數據環境,信息價值轉化機制不完善,導致信息資源無法有效利用。
2.缺乏信息技術人員。我國很多中小企業沒有專職的信息管理人員,更不用說設置專門的信息機構和信息主管。信息技術的進步日新月異。企業不僅要建設壹批既懂信息技術又懂管理技術的人才,還要對這些人員進行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素質,跟上信息技術的進步。
3.管理模式水平低。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查爾斯·諾蘭曾提出信息系統發展的六個階段,即“諾蘭模型”。在這種模式下,我國中小企業的信息資源管理水平還處於整合階段和數據管理階段,即信息時代信息系統的初級階段。企業的信息資源系統往往不能有效整合企業各部門的信息資源,造成碎片化、獨立化、不兼容的現象,大大削弱了前期投入的有效性。如此低級的模式,必然導致重復建設,管理效率低下。
4.相關法律制度不完善。為了保證中小企業信息資源管理的進壹步完善,還必須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信息資源管理部門的資質審查、資質認定、市場運作規則、職業道德標準等都沒有相應的政策法規進行規範,這在壹定程度上導致了信息資源的分割和咨詢市場的無序競爭,使得企業缺乏整體的團隊協作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