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房屋預售面積與實際面積出現誤差時,購房者該怎麽辦?可接受的誤差範圍是多少?可以提起訴訟嗎,如何盡可能維護自己的權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從兩個方面來討論這個問題!
情況1:誤差≤3%
2015年初,劉女士以10000元/平方米的單價在重慶買了壹套拍賣行。劉女士與開發商簽訂了購房合同,雙方在購房合同中約定房屋預售面積為90平方米。
2065438+2006年中期,開發商通知劉女士交房,劉女士發現房屋實際面積為92平方米,比預售面積多了2平方米。劉女士想知道如何處理面積誤差。
本案中“根據《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相關規定,房屋實際面積與預售面積有誤差的,合同有約定的,按照合同處理;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有關規定辦理。面積誤差比絕對值不超過3%,誤差面積的房款多退少補。”
因此,在上述例子中,由於面積誤差比絕對值未超過3%,且實際面積大於預售面積,劉女士需要向開發商支付6萬元。
情況2:誤差> 3%
2014,鄭先生在北京買了壹套拍賣行,單價3萬/平米。鄭先生與開發商簽訂了購房合同,雙方在購房合同中約定房屋預售面積為95平方米。2015,開發商通知鄭先生交房,鄭先生發現房屋實際面積為90平方米,比預售面積少了5平方米。鄭先生沒有提出退房。他想知道如何處理面積誤差。
根據有關規定,買賣雙方在購房合同中未約定面積誤差的處理方式,應遵循以下原則。當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時,買受人有權退房。購房人提出退房的,開發商應當自購房人提出退房之日起30日內將購房人已支付的房款退還給購房人,同時支付房款利息。
對於不提出退房的購房者,要根據面積誤差的不同情況進行處理。房屋實際面積大於預售面積的,絕對面積誤差比小於3%的部分房價款由購房人補足;超過3%的房價款由開發商承擔,產權歸買受人。房屋實際面積小於預售面積的,絕對面積誤差比小於3%的部分房價款由開發商返還給購房人;面積誤差絕對值超過3%,房價款由開發商分兩次返還給購房人。
買房是大事!那麽購買預售商品房需要註意什麽呢?邊肖為大家壹壹列舉!
壹、購買前查看商品房預售許可證。
預售許可證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利益,規範開發商預售在建商品房的文件。只有取得預售許可證的商品房才是依法允許預售的房屋。
二是要善於簽訂對自己有利的合同。
預售房屋預售面積與交付時實際面積不壹致時,實際面積小於預售面積的,開發商應當退還減少的面積;如果實際面積超過預售面積,客戶仍按預售面積付款。對於這樣的條件,客戶要爭取,寫進合同。此外,如交房日期、燃氣開通日期、裝修程度、公共部位、建材品牌、電梯品牌等。,可在合同中詳細規定,並可簽訂相應的違約條款。
第三,買的時候壹定要看房子的平面圖和工程圖。
平面草圖只能提供室內平面格局,妳需要了解室內空間布局的真相。客廳裏,要盡量避免錯綜復雜的梁柱。有時候2.9米的客廳,由於大橫梁穿過,底部凈高不足2.2米,很難裝修,空間壓抑感很大。對於這類問題,在簽預售合同之前,妳最好向開發商借工程藍圖,或者找個好點的房產中介代為咨詢。購買樓房頂層的消費者,要註意暖氣回水管和太陽能管是否會給裝修帶來很多麻煩。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2-23。目前的購房政策請參考實際情況。)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