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竹筠的《青春之歌》:徐飛在江姐(江竹筠)重溫革命道路,感悟烈士情懷,創作了《新紅歌》和《壹個小兵的日記》。徐飛趕赴重慶,重訪蔣介石的革命足跡。來到江街小學,和小學生們壹起升國旗。紅色青春,紅色歌曲嘹亮。在蔣捷故居獻花。徐飛說:“雖然每天在路上跑很辛苦,但真的很值得。姜傑的毅力和勇氣深深震撼了我。”
毛的《青春之歌:阿虎、嶽》重溫了毛的革命道路,並為之譜寫了《新紅歌》和《我的青春,我的根》。楊開慧故居在板倉、延安、上海、武漢等地。壹路重溫毛在的革命道路,感受那個時代的革命激情。為了了解毛在延安“勞動大學”的情況,他特地請教了舊址的壹位美女評論員。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阿虎、嶽仔細參觀了舊址,詳細了解了毛主席教導兒子的故事。在兩天的時間裏,阿虎、嶽從長沙趕到陜北延安,參觀了毛主席和楊開慧的故居、毛主席住過的窯洞和毛就讀的勞動學校。這期間,阿虎、嶽也親身體驗了勞動的生活,不禁感嘆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青年歌唱隊的焦:迪萊走訪了焦的革命道路,並為其創作了《新紅歌》和《乘涼》。迪萊到河南蘭考,參觀了焦紀念館、焦桐、焦書記種植的蘭考中原樂器廠、組織“焦之歌”活動的蘭考縣委宣傳部等。然後連夜轉戰開封,看望焦書記的大兒子焦國慶同誌。然後去了洛陽,參觀了中信重工,和工友們壹起唱了《乘涼》。去了哈爾濱的《焦》劇組,給劇組的導演和演員唱了《乘涼》,得到了飾演焦的老師王洛勇的稱贊。新紅歌曲《乘涼》靈感來源:焦的種種事跡想必大部分朋友都聽說過。旅途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樂器廠師傅的壹句名言: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於是,青春紅歌《乘涼》也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