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企業應在輔導期結束後10個工作日內,將輔導期內貨物進出口與貿易外匯收支的對應情況以書面材料形式向外匯局報告。
三、企業做出相應報告,所需資料需根據主管外匯局的要求進行準備。企業應在貨物進出口或收付匯實際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通過監控系統向所在地外匯局報送相應的預計收付匯或進出口日期:
1,30天及以上(不含)收到貨物預付款及預付貨款;
2.延期收付款90天以上(不含);
3.90天以上(不含)以信用證結算的貿易外匯收支;
4.單筆合同項下轉口貿易收付款間隔超過90天(不含)且首筆項下收匯金額和首筆項下付匯金額與第二筆項下付匯金額超過等值50萬美元(不含)的業務。
?擴展數據:
壹、全國外匯管理服務平臺運行流程:
1.在該區域中,輸入用戶的組織機構代碼、用戶代碼和用戶密碼,系統將對用戶的身份進行認證。
2.認證通過後,如果用戶第壹次登錄系統,系統會要求修改密碼。如果不是第壹次登錄系統,登錄後用戶點擊應用系統,進入組裝界面進行相關操作。
3.輸入用戶的原始密碼、新密碼和重復密碼,其中新密碼和重復密碼必須相同,並且不等於初始密碼。點擊確定,系統會提示“密碼修改成功”。
4.單擊“確定”顯示用戶有權訪問的應用系統。點擊應用系統後,用戶將進入組裝界面,進行相關操作。單擊用戶角色管理-& gt;業務操作員維護,進入業務操作員維護界面。
5.輸入用戶編碼和用戶名,都是模糊查詢。點擊查詢按鈕,查詢出符合條件的業務操作員。
二、基本原則
1.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壹的、有管理的、浮動的人民幣匯率。
2.外商投資企業原則上應實現外匯自我平衡,落實外匯平衡措施。
3.《外匯管理條例》放松了對外匯境外存放的管制,不再要求外匯收入調回境內。而是規定境內機構和境內個人的外匯收入原則上可以匯回或者存放在境外。
4.加強國際收支統計監測,建立國際收支應急保障體系。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外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