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是r .解釋:
(1)象形圖。甲骨文-形狀像壹只耳朵。漢字的偏旁之壹。本義:耳朵
②同本義,耳朵
《說文》裏有句話叫“耳聽為虛,主聽為實。”也就是說,耳朵的主要功能是聽聲音。
(3)再比如:耳朵和眼睛(指耳朵和眼睛);耳模(又稱“耳勺子、扣耳勺”。清除耳垢的小勺,另壹端有尖頭);耳垂(指耳窩);耳根隔室(耳);順(60歲)
(4)聽證,聽證。如:耳識、耳性(記憶);重聽。耳朵聽覺不靈敏);
(5)耳狀的東西。如:索爾;提耳;黑木耳;銀耳;虎耳草;耳杯(兩邊有耳提手的杯子,方便取用)
(6)雨後谷物的萌芽。
谷穗發黑,農夫田夫杳無音信。――杜甫的“秋雨三首”
(7)兩側位置,如:耳門;側室
擴展數據
“兒”的詞性變化
1,動詞:
(1)聽,聽。如:耳食之學(從謠言中獲得的膚淺知識);固執(耳聾);耳生(生疏);耳朵決定(仍然聽到)
(2)耳語。如:耳語(耳語);耳聞(密報、私傳);當面說(面對面,甚至拉耳朵)。比喻勤勤懇懇地教)
(3)傳“嘿”。退後,坐第二位
2.語氣詞:
(1)表示限制,相當於“剛”和“剛”
堵住這只耳朵。——劉唐宗元《三誡》的白話譯文:就是這樣。
別笑了――聊齋誌異的白話翻譯:這只是壹個笑話。
(2)肯定句或肯定句的停頓和結尾,如“壹”,相當於“了”、“啊”、“也”
田橫是齊國的強人。《子同治簡》的白話翻譯:田橫,齊國壯士。
3.連詞:
代表壹個轉折點,相當於“呃”
所以,成了風俗,就是大臣,主耳忘身,國忘家,公耳忘私。——賈誼的治安政策
白話文翻譯:所以,做官的人習慣上是為主人忘己,為國家忘家,為公忘私。
耳朵單詞組
耳朵,黑木耳,白耳朵,耳屏,軟耳朵,耳朵,挖耳勺,耳朵和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