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的問題的答案如下:
辣椒夏播秋種技術介紹如下:
1,播期:播期在7月中下旬。播種早,播種後持續高溫,不利於生長發育,同時又是夏收過早,農民管理不便,而播種過晚,從播種到春節的生長期過短,會失去產品價格銷售的黃金階段。
2.種子處理:將種子暴露1天,然後用55℃熱水浸泡15分鐘,冷卻6-8小時,再用10%磷酸三鈉溶液或0.5%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5分鐘,然後取出淘洗播種。
3.營養土處理:取未種植茄果類蔬菜的肥沃田園土,用腐熟的優質農家肥和老馬糞按5:3:2的比例處理營養土。在65,438+0 m3營養土中加入65,438+0 kg磷酸二銨、65,438+0 kg硫酸鉀、80-65,438+000 g多菌靈(或第五代混劑:五氯硝基苯、代森錳鋅分別為40-50g),將糞、土、肥充分混勻,再噴施600倍敵敵畏。
4.播種:每畝苗床40-50平方米左右,播種量120-150g,育苗於8 cm× 8 cm營養缽中。為了防暴曬、防高溫、防雨水,播種後用水灌溉並搭建小拱棚覆膜,四周通風,並覆蓋遮陽率為50-60%的遮陽網。
5.苗期管理:從播種到出苗,苗床白天保持在30-32℃,晚上保持在18-20℃。出苗後晴天上午10至下午4時覆蓋遮陽網,其他時間不覆蓋。白天溫度維持在25-30℃左右,夜間不低於16℃。栽植前7天,撤網煉苗,白天保持在25℃左右,夜間不低於11℃。為防止立枯病的發生,可噴灑75%百菌清或75%地克松或50%甲潑尼龍500倍液1-2次。苗齡40天左右,苗高不超過25 cm,有8-12真葉時即可種植。
第三,適時種植。種植時間壹般在9月初。種植前施足基肥,每畝施腐熟有機農家肥5立方米,磷酸二銨50公斤,硫酸鉀40公斤。撒完糞肥後翻過來耙平,按壟寬70 cm,溝寬50 cm做好壟上標記,等2天鋪膜,兩邊壓緊壓穩。坐水移栽,即用移苗器在距壟邊3-4厘米處挖坑。田埂兩側穴的位置呈三角形交錯排列,穴距50厘米,每穴2株。栽植前,用多菌靈坐水灌滿移栽苗,用土封嚴,栽植後7天左右用緩苗水澆水。
第四,植入後管理
1.水肥管理:澆緩苗水後,適當蹲苗,結合墑情不旱、不澆或少澆,保持土壤幹濕,適時中耕,生長前期鋤草松土,辣椒澆水至開始膨大,沿水追肥1次。每畝追肥20公斤尿素或磷酸二銨是辣椒收獲後最需要水肥的時期。根據辣椒需水需肥的特點,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壹般每周澆水1次,每1次施肥1次,以保持土壤始終濕潤。(在外界溫度下降的時期,盡量降低。
2.溫度管理。種植時,室外溫度高,日照強。為了防止幼苗失水萎蔫,可以用遮陽網遮陽降溫。緩苗前,白天溫度應保持在28-30℃,夜間不低於65438±08℃。延遲出苗後,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夜間不低於65438±05℃。當溫室內夜間溫度高於15℃時,應晝夜釋放室外空氣,可促進植物健壯生長,減少落花落果。當夜間大棚內溫度下降到15℃以下時,夜間應將大棚膜和門蓋緊,白天只保持室外空氣高溫,使大棚溫度保持在20-25℃之間,有利於果實膨大。夜間溫室內最低溫度降至10℃時,應覆蓋草簾防寒保溫。
3.植物調節。辣椒壹般是兩株兩桿修剪。為了改善群體間的通風透光,辣椒以下的側枝應及時全部拔除。進入盛果期後,應及時打掉植株下部的老、病、黃葉,剪去過細的側枝和不結果枝。
4.由於辣椒生長前期和後期溫度較高,植株容易白長,可適當噴施生長促進劑或多效唑等植物生長調節劑2-3次。胡椒對許多激素敏感,應嚴格按照產品說明使用。
五、蟲害防治。辣椒的主要病害是病毒病和疫病,主要害蟲是蚜蟲和斑潛蠅。在病害防治中,要加強通風,降低棚內濕度,提高棚內光照,盡可能創造適合辣椒生長的環境條件。發病時,用64%抗病毒明礬6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靈500倍液或72.2%百菌清800倍液控制疫情。病毒病用病毒A500的500倍液噴灑,每隔7-10天噴灑2-3次。蚜蟲可用吡蟲啉或擬除蟲菊酯類農藥防治,斑潛蠅可及時用阿維菌素防治。
在這個網站的“農業科技”的“胡椒”欄目裏有很多相關的信息。建議您登錄查找,或者在“農業科技”右上角的關鍵詞搜索欄中輸入關鍵詞“辣椒”,即可獲得相關信息。
以上內容及建議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