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不太重視信息類課程的教學,只關註數學、物理、化學等主幹課程,把學校的升學率放在第壹位,很少關註學生的信息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是壹門新課程,不像傳統的語文和數學那樣受到家長和老師的重視。在初中教學中,經常會出現信息技術課被其他課程占用,無法保證基礎課教學的情況。而且信息技術管理體系不全,管理尺度松弛,學校也缺乏技術水平高的老師。
對於學生來說,他們大多對信息技術課程不夠重視,更談不上有清晰的認識。對於學數學的學生來說,電腦往往是壹種娛樂工具。比如在網吧,大部分同學聊天,看電視,打遊戲。很少用於學習,比如很少看到學生去網吧查資料,交流學習方法。網吧如此,家用電腦也不例外。許多個人電腦用於娛樂,但其學習和工作功能往往被忽視。受這樣的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的影響,大部分中學生把電腦當成了娛樂的工具,信息技術課程成了滿足學生玩的欲望的課程。學生只是想避開老師的目光,抓緊時間玩,並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學習信息技術的真正目的是什麽。因為學生對這門課沒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對這門課不夠重視。
2.師資匱乏,觀念落後。
由於人員配備或者教育經費的問題,或者因為信息課少,沒有升學壓力,學校對信息課重視程度不高,缺乏關註。學校的冷漠使得信息教師缺乏專業的培訓機會,有的甚至沒有熟練掌握計算機應用軟件的知識。也許這樣的老師僅僅利用基本的計算機操作知識,很難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部分教師不能接受新的教育理念,離真正理解素質教育的內涵還有壹定差距。這些老師的教學觀念還是很傳統的,只關註學生的考試成績和知識傳授,並不能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大多數教師缺乏對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研究,未能找到創新的教學方法,仍然沿用教師講授學生筆記的方式。這樣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得學生缺乏實踐經驗,動手能力差。信息技術教學的現實與素質教育的標準還有很大的差距。
3.學生的基本差異
在學生的知識接受上,也是因人而異的。老師在課堂上對教學內容進行統壹演示後,給學生布置作業任務,部分學生能快速、創造性地操作。但是有些同學可能上課不認真聽講,或者對操作能力不熟悉,很難完成作業。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是部分同學之前接觸過壹些電腦操作的知識,或者家裏有電腦,所以嘗試的機會更多;但是有些同學可能是第壹次接觸,還處於不熟悉需求的階段,接受能力明顯有點慢。學生基礎水平和認知能力的不同,給教師開展教學工作帶來困難,導致教師在教學任務中遇到更多困難。
4.缺乏實踐
作為壹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信息技術課程不可避免地需要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實踐機會。實踐是檢驗知識的最根本的方法,信息技術教學的成功離不開實踐。只有在多樣化的動手活動中,才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在信息技術課程中,教師必須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增強學習興趣。然而,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對具體活動的設計過於簡單,無法根據學生的知識領域開展活動,甚至可能導致學生走向錯誤的學習方式,沈迷於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