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五個節氣。戰國時期,二十四節氣基本形成,《易·周樹世訓解》記載了節氣“小寒”的物候現象。
秦漢時期二十四節氣趨於定型,西漢《淮南子天文訓》中記載了小寒的具體時間範圍和天象。到了元明清時期,人們對小寒的記錄更加準確,記錄了相關的物候、氣溫等情況,沿用至今。
小寒當天,人們會遊覽賞梅、玩冰戲、臘祭、準備年貨等活動,遊子們也會準備回家過年。在這個節氣裏,要特別註意日常生活、運動、飲食、心情、房事的保健,早睡晚起,避免劇烈運動,補腎禦寒,經常曬太陽。
在小寒季節,人們會通過數九來等待春天的到來,同時也編出了許多諺語來記錄小寒的物候、農業和天氣。
小寒的習俗
1,梅探:小寒時節,臘梅盛開,紅梅含苞待放。選擇壹個有梅花的絕佳景點,細細欣賞。鼻子裏有壹股孤獨而淡雅的香味,妳的頭腦會被刷新而興奮。對於文人來說,探梅更是壹件高雅的事。他們常常結伴而行,在寒梅雪中看花開,對唱詩詞,十分雅致。
2.冰戲:在中國北方省份,人們抱怨冬天過後冰河期很長,從11月到第二年4月。在春天和冬天之間,河面又凍又厚,人們用雪橇在冰上行走。雪橇由壹匹馬、壹只狗或壹名騎手拉著,騎手手持壹根木桿,像平底船壹樣劃著向前推。
在冰面極厚的地區,大多有供行人玩耍的冰床,有的還穿著溜冰鞋在冰面上賽跑,古代稱之為冰上表演。冰上的各種遊戲和活動,如滑冰、抽冰和冰球,是人們冬季娛樂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