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延東強調,全體委員要認真履行職責,不辜負歷史使命。深入基層調查,積極建言獻策,當好公共教育政策的策劃者;跟進教育改革試點,科學論證、總結評估,當好重大教育改革的推手;宣傳先進教育理念,積極凝聚知識,當好輿論領袖。她希望各位委員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珍惜榮譽,發揚傳統,“既要本本,又要務實”,貼近基層教育、貼近社會各界、貼近管理決策,全力為建設中國特色現代教育體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貢獻力量。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是調查、論證和評估國家重大教育改革和發展政策的咨詢機構。第壹委員會由64名成員組成,他們在10個小組中工作,與《教育規劃綱要》中確定的十項改革任務相對應。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成員、教育部領導小組成員和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全體成員出席了會議。王王本忠王王延吉王通訊王善邁
王嵎生左鐵勇白河津朱朱新軍
劉尚希齊許智宏閆魏楊樂
李彥博楊吳吳國楨宋微張曉武張麗天寶
張民生張秋儉陳郁陳金玉陳國良邵宏周袁青周秋吉郝克明
胡石袁顧振國名媛許郭詩琪傳傑
論《松花》陶西平黃耀戈顏峰董琦顧聖祖程津培明路詹傅銳
戴家幹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的重要目的之壹,就是推進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工作,通過試點先行的辦法,確保改革積極穩妥推進。鑒於《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教育改革10試點任務,咨詢委還分為10工作組,即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職業教育改革、終身教育體制機制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現代大學制度改革、辦學體制改革、保障體制機制改革、省級綜合改革。目前,我國在10改革試點框架內,按照以省為主、自願申報、專家評審、綜合協調的原則,在全國確定了425個試點單位。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上任後做的第壹件事就是審查各個學校教育改革的實施計劃。據咨詢委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小組組長、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陶希平介紹,委員會的工作方式包括“分兵”、“微服私訪”、“定點跟蹤指導”、“提交專題報告”、“獨立或與有關部門聯合開展工作”等多種靈活形式。“這不僅有利於防止教育改革偏離大綱,流於形式,而且有利於及時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引起重視。”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