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汽車誕生於1958。熟悉的紅旗和東風汽車是同壹個時代的產物,是新中國人民通過造車實現美好生活的重要場景。當時那幾年,全國各地好像都在大力發展汽車工業,有的是借鑒,有的是獨創。當然,最先進、最能激發國民情緒的肯定是紅旗等高級轎車的研發。
同年5438年6月+10月,上海出租車維修車間和上海三輪車生產合作社合並成立上海微型車廠,目的是逐步用體積小、操控靈活的微型車取代市內現有的老舊三輪車,這也深受當年亞洲眾多汽車廠商的影響,如Kei?汽車和其他文化的影響。
此前,該制造商制造了壹款名為“胡克580”的微型汽車的試驗版。1959年初,技術人員對那輛車做了很多改進,試用了第壹輛列為“海燕”的車,同樣嬌小,命名為海燕CK730。
對於這輛車,很少有歷史圖片和文獻。據說只制造了60多輛車後,就因為質量差、可靠性差、油耗大等幾個因素停產了。
這次試水對海燕汽車來說是壹次很好的體驗。他們希望通過微型車的研發,正式帶動上海的經濟,他們壹度設想將海燕汽車放入出租車行業,甚至仔細琢磨過試運營的定價策略。
海燕汽車吸取了失敗的經驗,很快在來年研發出了稍大的微型車,但制造水平和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升————SW 710。
海燕SW710車長不到3m,搭載0.3L以下排量的發動機,後置布局,左後輪單輪驅動,很像三輪車。因為它的最大功率只有10KW (13HP),沒有差速器的單輪驅動模式對整體加速穩定性沒有太大影響。
而且SW710是比較成功的,因為它參考了吉林工業大學的設計方案,並且吸收了大量日本微型車行業的社會反饋。從外觀風格上看,這款SW710的車頭設計與本田N360有些相似,SW 710的車尾容納了類似於當時人們從美系車型上認可的“火箭尾翼”的設計,造型上還是比較合理的。
略顯簡潔的SW710采用手動擋,最高時速可達60 km/h,在空間上,由於采用了前多連桿獨立懸架,後鋼板彈簧不是獨立懸架,且車門開口巨大,在乘坐空間和上下車方面,人們不會感到太大的麻煩,實用性得到了很好的證實。
目前來看,海燕汽車的這壹招似乎相當成功。這款車雖然沒有什麽值得出口的舒適配置,但也是國內微型車自主研發領域的先行者,同時大力發展豪華車的政策形成了分層的汽車文化。
編輯點評:1978年,這款中國自主研發的5L/100km微型車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徹底被淘汰。現在已經很少有人能記得它的樣子了。據說海燕SW710只生產了100套,但這種說法從未得到過驗證。也許正因為如此,這款微型車才沒有那麽廣為人知,但它卻是中國微型車不可磨滅的始祖,極具歷史意義。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