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放假了,所以我得好好參觀壹下。早就聽說蘇州的虎丘很有名,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眼見為實,所以我和我的父母打算去看看這個“吳中第壹景”。爸爸開了1多個小時才到達虎丘。
壹進門,映入我眼簾的就是虎丘。我興奮地對我媽說:“虎丘真的有點斜。”“是啊,畢竟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磚都爛了。”母親溫柔地說,眼裏滿是憐惜。“還好我們來得早,還能看到。不知道哪天就崩潰了。”
進入虎丘後,沿著山路走,沿途可以看到著名的虎丘十八景。這些名勝古跡有迷人的歷史傳說和童話。在18個景點中,雲巖寺塔,即虎丘,是最好的。虎丘是宋代961年建造的平面八角形磚塔,共7層,高47.5米。但由於地基的原因,從400多年前開始,這座塔就壹直向西北方向傾斜。據初步測量,塔頂中心與中心垂直線的偏差已達2.3米。1956年,塔內發現大量文物,其中包括越窯蓮花碗中的珍稀藝術品。看著這些介紹,我不禁贊嘆道:“我們的祖先真是了不起,能設計出如此精致、令人驚嘆的藝術品,真是令人欽佩。”
山上有壹口石井,據說是唐代陸羽挖的,人稱“陸羽井”。陸羽是中國第壹部茶書《茶經》的作者。據《蘇州府誌》記載,陸羽曾長期居住在虎丘,研究茶葉,撰寫茶經。他發現虎丘泉水香甜可口,被評為“天下第五泉”。
最神秘的是刻在千人石北面石壁上的“虎丘劍池”四個大字。據說這四個字是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寫的。另有傳說“虎丘”二字並非嚴現在的真筆,而是後人刻在壹部補書上的,所以當地有“真劍池假虎丘”之說。所謂劍池,就是懸崖壁上壹個窄如利劍的水池,吳王闔閭的墓可能就在這裏。相傳當時用3000把魚腸劍等劍來埋葬吳王,故名“劍池”。
就這樣,隨著夕陽,伴隨著沁人心脾的醉人的臘梅香,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這座神秘而古老的虎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