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鄭州的歷史沿革
1.夏初,舜帝在陽城(今登封王成剛所在地)建立了夏朝,取名夏波。夏朝後,遷都楊宅(今許昌禹州)。[4]順帝三十三年,他把天子的位置讓給了禹。十七年後,舜在南巡途中去世。三年之後,禹在陽城避難,把皇位讓給了舜的兒子。傳說世界上所有的王子都離開尚軍去見王禹。在諸侯的支持下,禹正式登基,年號“夏”。
2.3600年前,中國第二個奴隸王朝——商朝在此建都,它就是開國都城——博都。如今,中心城區仍保存著長達7公裏的商代城墻遺址。鐘鼎二哥的外交大臣仍常駐於此。的三弟河_甲子孝(今鄭州商城)遷都項(今安陽)。
3.西周滅殷後,封其兄叔於關(今鄭州市管城區),建立關。當時周朝在鄭州封國,除了外族,還有郭、東郭、祭祀郭、秘郭。西周滅亡後,平東遷洛陽為東周。但此時的周皇帝名存實亡,取而代之的是諸侯崛起、爭霸兼並,而新鄭則崛起為重要都城,開始成為“亂世”之時鄭州地區的政治中心。
第二,區劃的演變
1年,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北豫州轄滎陽縣、河南縣、陽城縣等縣。東魏田萍元年(534),北禹州設光武縣、滎陽縣、高程縣,三縣* * *轄滎陽縣、高程縣、京縣等。11.
2.隋煬帝開十六年(596),管州轄管城、高程、滎陽、新鄭、沅陵、光武、中牟等縣。隋大業二年(606),鄭州轄管城、泗水、滎陽、迎澤、莆田、新鄭、武元、均邑、酸棗、開封等11縣。
3.唐武德四年(621),密縣、滎陽等五縣劃歸鄭州。
4.五代時,鄭州轄管城、新鄭、滎陽等七縣。在侯亮時期,吳恙被安置在開封府,在後晉時期,中牟被安置在開封府。
第三,分區的細節
1.行政區劃方面,截至2022年7月,鄭州下轄6個區,5個縣級市,1個縣,市人民政府駐中原區中原中路233號。
2.在實際管理上,截至2022年7月,鄭州下轄6個區,5個縣級市,1個縣,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東新區,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法律依據:
關於辦理軍地刑事案件的規定
第四條
軍人的偵查、起訴和審判,由軍事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和軍事法院管轄。軍隊文職人員、非現役公務人員、在編職工、軍隊管理的退休人員、預備役人員和其他執行軍事任務的人員,由軍人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