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徐誌摩故居,徐誌摩和陸小曼婚後的臨時住所,是壹座中西合璧的小樓,海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級旅遊景區。故居主樓底樓兩側陳列著徐誌摩的家世、生平、思想和文學活動,展示了詩人短暫而豐富多彩的壹生。
3.故居結構
故居建築面積600平方米,兩個入口,三棟主樓,兩層,前有東、西兩個房間。還有三棟後樓,樓頂有個露臺供登船。故居正門上方有詩人堂弟金庸親筆題寫的“詩人徐誌摩故居”,正門後面有“東海”磚雕,應是許縣望、祖宗之意。主樓三層二層,前有東、西廂房,後有三層二層,上有露臺。院子裏有壹座徐誌摩的半身像。正廳大門上方是臧克家94歲高齡的題詞“誌摩故居”。大廳裏有壹個白底黑點的大平頭:“安雅堂”,啟功先生為它補了壹本書,因為原來的平頭毀了。扁額下面是書法家鮑賢倫寫的五字對聯,浙江省文化廳副廳長、文物局局長:“煙無處不在,水無處不在。”嶽飛的第二十八個孫子嶽陳石畫了壹幅松竹圖。大廳和東、西廂房地面鋪有粉紅色花紋的大塊西洋瓷磚,與建築結構壹致,但與大廳內的陳設很難相容。可見江浙滬商人的臥室裝修是壹時的興趣。
正廳東廂房介紹徐誌摩思想和文學活動的圖片,玻璃櫃裏陳列著各個時期詩人出版的作品和研究書籍。西墻掛著壹幅徐誌摩和印度詩人泰戈爾的油畫。西廂房是徐誌摩家庭生活資料的展示,多為黑白照片。廳後底樓三間,陳列歷代文化名人傳唱的詩詞,陸小曼的詩《為誌摩掃墓》。壹樓的後花園種滿了竹子、山茶花、石榴和夾竹桃。花園裏有壹口井,井田是淺粉色的。旁邊放著壹張名為“愛的清泉”的卡片。
第二層樓道的墻上,掛著壹幅陸小曼的彩色風景圖的相框,在這幅圖後還有壹幅、胡適、楊全、何、陳蝶葉、的相框。二樓的客廳裏有壹套紅木家具。羅漢床、紅木椅子、圓桌、大理石掛屏等。不是原創的,所以應該是新的。東墻上掛著兩個隸書鏡框,西墻掛著定居澳門的上海篆刻家魯抗題寫的七言律己對聯:“山河流水,明月清風無邊。”
東廂房是“梅軒”,即徐誌摩的書房。南墻上有壹個“詩人徐誌摩雕像”的相框,但看不出是誰寫的。人們懷疑這是陳從周先生從遠處寫的。東墻上掛著百歲老人章克標題寫的“梅軒”二字條幅畫框,題目是“中秋章克標不老”。室內陳設包括電唱機、英文打字機和西式家具。梅軒對面是當年的新房,墻上有個相框轉載了兩人的結婚照。陸小曼穿著白色婚紗,詩人西裝革履地靠過來,真的讓人聯想到壹個神仙伴侶。壹室西式家具,床前淺米色羊絨地毯,五顏六色的花朵,粉色的窗戶壁紙。。其中壹間西廂房是徐母親的臥室,全部陳設中式木家具,但西墻爐突兀,頗為奇特。徐媽媽的臥室對面是徐誌摩前妻張幼儀的臥室。徐與張某離婚後,張某被徐的父親視為女兒,所以特意開了這間房。中式家具,梳妝臺,書桌,太妃糖躺椅,雕花木床,壹應俱全,甚至還有壹臺在當時被視為奢侈品的電風扇。
二樓後面有三個房間,壹個扁扁的額頭上掛著康有為題寫的“清源閣”四個字,掛在壹扇門中間,好像是給徐福的書房起的名字。三個房間是空的。墻上掛著壹些現代書畫。其中徐誌摩的肖像,不知道是誰做的,怪誕庸俗。和陸小曼壹樣,他在船上撥弄著琵琶,身後是荷花。樓上有壹個露臺。在露臺上,晴天可以遠眺遠近南北的群山,月夜可以仰望星空,遠眺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