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鄭州壹名27歲女子因未婚未育被HR拒絕,引發廣泛關註。福建福州壹網友說自己30歲未婚。被公司錄用後,因未婚無子女被拒,引發熱議。
第二,“妳公公婆婆身體好嗎?”“妳們家幼兒園學費貴嗎?”“我們公司會發兒童節福利。妳需要多少份?”……
這些問題並不是朋友間的客套話,而是30歲的求職者張梅在過去半年的面試中經常被問到的問題。根據國家現有規定,面試時企業不允許詢問女性婚育情況。然而,張梅回憶說,她申請的幾乎所有公司都會拐彎抹角地得到答案。
另外,招聘表格裏還有婚育。如果求職者拒絕填寫,讓對方回家等消息,往往意味著面試失敗。
第三,其實女性長期遭受職場性別歧視。智聯招聘發布的《2022年中國女性職場狀況調查報告》顯示,61.2%的女性在求職時被問及婚育問題,高於上壹年的55.8%。38.3%的女性表示結婚生子影響職業前景;65,438+065,438+0.9%女性加薪因性別晉升不順利。
四、已婚,壹般不再涉及租房,而是圍繞生育,先問壹句“妳對自己這個年齡的未來發展怎麽看?”對於這個問題,求職者的回答並不重要。HR然後會自嘲說:“家裏人會催我談戀愛生孩子。我家人催妳了嗎?”。
5.現實情況是,用人單位要考慮求職者有沒有固定的情侶,有沒有結婚,有沒有孩子。如果已婚無子女,無論年齡大小,對用人單位來說都有很大的就業風險。如果已經生育,用人單位要考慮是否有老人幫忙照看孩子,還要考慮員工因為孩子請假的頻率。國家放開三孩後,還要考慮求職者對二孩、三孩的意向程度。
總結:求職者在求職時遇到的性別歧視問題,根源在於大多數企業都是營利性機構,以追求利潤為目的。如果要減少性別歧視,應該考慮國家承擔壹部分成本,從社會角度轉移企業壓力,提高企業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