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南京鹽水鴨的歷史淵源

南京鹽水鴨的歷史淵源

南京鹽水鴨的歷史淵源

鹽水鴨是南京的著名特產,已有1000多年的悠久歷史。這種鴨皮白嫩,肥而不膩,清香可口,具有香、脆、嫩的特點。每年中秋前後的鹽水鴨,色澤和味道最好,因為鴨子是在桂花盛開的季節做的,所以叫“桂花鴨”。《白門食譜》記載:“金陵八月,鹽水鴨最有名,人人以為肉中有桂花香。”桂花鴨“思路清晰,目的性強,久食不厭”,是壹種好酒。節假日或工作日,家裏來的遊客出門買壹碗鹽水鴨,似乎已經成為南京的壹種世俗禮儀。

在南京,有壹個著名的南京夫子廟。夫子廟和鹽水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據說在清朝,當鹽水鴨剛剛流行的時候,南京夫子廟宮媛壹帶是考生聚集的地方。那時候的考生沒有現在這麽勤奮努力。那時候考生吃吃喝喝,送禮還是很流行的。說也奇怪,他們不送金銀煙酒之類的禮物,卻時髦地送南京板鴨、南京板鴨。由此,南京鹽水鴨,鹽水鴨,開始走向全國。據說當時慈禧太後每年都要從這個地方購買500只鹽水鴨和板鴨帶回來。可見這板鴨有多好吃,而且當時板鴨和鹽水鴨還得了壹個很有名的名字,叫南京貢鴨。

地處江南的南京,在鴨油保溫和做鴨肫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金陵人築地養鴨的記載。可見家養的鴨子已經有幾千年的養殖歷史了。明代有壹首民謠:“古書院,玻璃琢,暗黑鍛,鹽水鴨”。古代書院指的是當時最大的國立大學——南京國子監;琉璃指的是當時被譽為天下奇跡的大玄機戴,暗黑鍛指的是著名的南京特產黑錦鍛,而小鹽水鴨並列其中,可見當時鹽水鴨在南京人心目中的地位。南京人吃鴨子的方式多種多樣。六朝時期,皇帝的餐桌上已經有了烤鴨、鹽水鴨等幾種鴨菜,而明太祖朱元璋“使壹只烤鴨黯然失色”。南京人有句話叫“無鴨不離桌”,吃鴨子很講究。例如,他們在春天吃鹽水鴨和烤鴨。夏天用琵琶鴨煨湯祛暑清熱。冬天,鹽水鴨在市場上很受歡迎。桂花鹽水鴨壹年四季都有。以前南京人吃的最多的就是鹽水鴨,但是需要加工後才能吃,而且不容易保存。新鮮的鹽水鴨邊買邊吃。目前,南京市有1.5萬以上的制鴨企業和個體經營戶,日生產鹵鴨1.5萬只以上,南京市居民每天吃鴨約8萬只。

現在的鹽水鴨已經發展到不止吃壹只鴨,鴨系列產品品種繁多,有各種顏色的新鮮鹽水鴨,還有鴨肫、鴨腰、鴨肝、鴨心等“四件套”。鹽水鴨肫好吃又有彈性,越嚼越香。炒鴨腰鮮嫩,燉鴨掌特別有味道,鴨心和血都可以吃。

據史料記載,唐宋時期南京市場繁榮。詩人杜牧《博秦淮》詩中有雲:“煙籠寒沙籠夜,秦淮近酒樓夜。”這說明這裏不僅有白天繁忙的街道,還有夜市餐館。明洪武二十七年八月,南京新建餐館15家,可見食品市場繁榮,小吃攤販眾多,餐館小吃店鱗次櫛比,其中鴨肫更是豐富多樣,風靡天下。

南京有200多家鹽水鴨連鎖店,在南京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鴨都”的稱號名副其實。其實買鹽水鴨的顧客不僅僅是南京人,來南京商務旅遊的也想買幾袋鹽水鴨。古城南京的確不愧為“金陵鴨天下第壹”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