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王繼烈的人物信息

王繼烈的人物信息

王繼烈(1873—1952),清光緒(1904)進士,吏部博士。業余昆曲藝術家,民國初年入天津試聽樂社。1927年,她從北京遷到大連文化站(現中山區白雲街9號),1931 11年,廢皇後婉容曾住在王繼烈府二樓,12年,她遷到旅順的蘇公子家。他在大連生活了65,438+00年,著有《未完續》(65,438+0937年石版畫出版,錦州大師孫寶田執筆後記)和《余稿》兩卷。王繼烈精通經典、詩詞歌賦,精通音樂。20世紀30年代,他在米盧組織了壹個音樂俱樂部,並撰寫了《談米盧音樂》。

王繼烈,江蘇省常州縣(今蘇州市)人,1873年9月7日出生。出生於晚清蘇州的壹個士大夫家庭,是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王浩的後代。其父王,曾任朝廷三等官,著有多部文史研究著作。他是蔡元培參加考試時的導師。王季烈的母親謝昌達是近代著名的女教育家。她立誌振興中華,創辦振華女子學校。在家庭中,她對孩子要求嚴格,教導有方,勵誌有方。在這個家庭裏,不僅有王季烈的兄弟姐妹,比如王季同(沒有、王繼典、王、王等科技專家和教育家,也湧現出王守敬、王守武、王守爵、、何、何等壹批中國科技巨擘。王守武、何等人在回憶自己的成長時,都提到了謝昌達的良好影響。其中、何兄妹八人,由振華女校初等教育(該校小學招收男生)培養。王繼烈在1894中擡後前往浙江蘭溪做客。兩年後,我去了上海江南制造局,與約翰·弗萊爾合作翻譯了《電光通信》壹書。通過自學,他從西方學習了近代物理學,並改寫了藤田豐八翻譯的教科書,命名為《物理學》。本書第壹、中、二卷分別由江南制造局於1900、1903年出版。

1900年,王繼烈到漢陽制造局,受到著名洋務官員、教育家張之洞的重視和資助。他考上了進京進士,在張之洞的推薦下,進了署,任專業博士,並在史靜翻譯學校任理化教師,督導壹年。王繼烈在清末支持君主立憲,他是高級顧問委員會成立時的民選委員之壹。在系期間,他主持編寫物理詞匯,同時擔任商務印書館理科主編,翻譯編寫了多種理化學教材,並在北京創辦了武成學堂。

辛亥革命後,他反對袁世凱,拒絕為官,在天津創辦了李樂農墾公司和華昌火柴公司。1918—1920期間,北洋政府首席交通官葉恭綽受交通部聘請,籌辦子弟學校。這種學校被命名為“扶輪社”。扶輪小學分布在京、津、唐,天津只有壹所扶輪中學。王季烈在天津時,為仰慕沈京(沈是明代戲劇家),成立了業余昆曲社“京京社”。王繼烈和劉付成合著了《綜合樂譜》等作品。20世紀二三十年代,經歷多次政治波折的王季烈離開自然科學領域,投身於昆曲研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陳叔同(與王繼烈同窗的學者)邀請王繼烈到北京參與籌建文史館。王繼烈北上,到北京不久就癱瘓在床。1952年病逝於北京。1873九月七日出生於江蘇省常州縣(今蘇州市)。

1894參加省考,中考。

1895 —— 1896在浙江蘭溪當屏幕嘉賓。

1897—1898上海《蒙古》雜誌助理編輯。

1898—1900上海江南制造局,參與翻譯工作。

1900至1904,赴漢陽制造局,加入張之洞幕府並在該校任教,1904,赴京參加進士入學考試。

1905—1911年,任閬中系專務,同時任史靜大學翻譯學院監事、商務印書館理科教材編輯、清末國務院當選委員。

1911—1926成立李樂農墾公司和華昌火柴公司。為交通部組織扶輪小學和扶輪中學。

1927—1930在大連做過居民,也做過房地產生意。

1931—1933擔任偽滿洲國“皇宮顧問”。

1933—1949在大連和蘇州生活過,學過昆曲。

1949年底,去北京籌備文史館工作,因病癱瘓。

1952三月1病逝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