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打電話詢問。
問:壹名自稱“李經理”的男子稱,小兼職做公關,底薪3000元,有提成。對方讓小張去某酒店壹樓大廳面試。上午9點多,小張到了酒店。
在大堂,對方讓小張站在酒店壹樓大堂的壹個角落,單位領導在三樓的壹個房間面試小張。過了壹會兒,對方說小張面試通過了,交了服裝押金1000元。
可以上班了。小張將錢存入對方指定的賬戶後,對方以交定金的名義要求小張匯2000元。交了定金後,對方也就是老板不同意小張來上班,說
要“疏通”關系,要2000塊錢,小張只好照辦。然後對方讓小張等電話。等了兩天,小張沒有接到對方的電話。他打電話給李經理,關機。小張告訴警察
報了案。
警方表示,犯罪分子利用學生急於找工作以及缺乏經驗和容易受花言巧語影響的特點,實施各種詐騙活動。所謂“遠程面試”就是
不法分子冒充壹些單位在網上發布招聘信息。求職者應聘後,對方通過電話進行“遠程操作面試”,要求面試者向某銀行卡號匯款壹定金額後失聯。
為了防止更多的大學生上當受騙,警方還整理了其他六種常見的詐騙方式,希望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多加註意。第壹類是兼職刷,第二類是冒名頂替。
類別,第三類是網購,第四類是機票改簽假客服電話,第五類是網遊裝備和遊戲幣,第六類是申請助學金和獎學金。
大學生該如何避開求職陷阱?
第壹,拒絕支付各種名目的費用。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求職者收取房貸、服裝、產品押金、風險金、報名費、培訓費等都是違法的。
第二,不要輕信招聘企業承諾的異地工作。再好的待遇,求職者也壹定要高度警惕,不要輕信對方的口頭承諾,向勞動保障部門咨詢並辦理相關手續,否則很可能被勞動者騙甚至被人販子騙,或者掉入傳銷陷阱。
第三,大學生求職時要主動學習壹些勞動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提高求職質量和獨立思考能力。在正式進入單位之前,想盡壹切辦法加強對企業的了解,以免落入騙子的圈套。註意查看招聘單位的營業執照等相關證件,警惕壹些以租房為應聘場所的單位。
第四,謹慎簽訂勞動合同。看企業是否經過工商部門登記註冊以及企業登記的有效期,否則合同無效;第二,合同文字是否準確、清晰、完整,以及縮寫、替代或。
模糊的書面表達;第三,看勞動合同中是否有壹些必要的內容,包括勞動合同的期限、工作內容、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和福利、勞動紀律、勞動合同的解除等。
條件、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等。
第五,發現被騙,趕緊報案。目前,各省區市都成立了由公安、通信、銀監、銀行等單位組成的“反詐騙中心”。
如果遇到電信詐騙,妳已經把錢轉到嫌疑人的賬戶上了。盡快撥打110或向派出所報案。110指揮中心或派出所將報警轉接到“反詐騙中心”。“反欺詐中心”
核實後將啟動“緊急止付”程序,迅速凍結涉案賬戶,最大程度挽回受害人損失。
騙子的套路越來越深,我們的殺毒技能也要升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