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行政區劃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行政區劃

1956年3月,阜蒙縣被劃分為70個鄉。

1958年6月,70個鄉合並為35個大鄉和1個鎮,成立了397個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4月7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阜新縣,成立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同年9月,36個鄉鎮合並為8個政社合壹的大公社。

1959,65438+10月,北票縣的余四(先鋒公社)、化石葛(前進公社)劃歸本縣。當時阜蒙縣有10個大公社。

1961年,人民公社體制改革,10個大公社劃分為33個人民公社。

1962年春,成立臥鳳溝、國華公社。阜蒙縣有35個人民公社。

1968年4月,縣人民委員會更名為縣革命委員會。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改名為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

1981 3月,自治縣召開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此後,縣革命委員會改為縣人民政府。人民公社先後召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阜蒙縣* * *轄34個公社,1個鎮。

1983年9月,人民公社撤銷,改為鄉鎮人民政府。阜蒙縣有32個鄉,4個鎮。1個國有農場,1個國有畜牧場,6個國有林場。

2005年,阜蒙縣轄20個鎮,15個鄉,382個行政村。1個農場辦事處,1個城市辦事處,4個街道辦事處,50個居民委員會。截止2011,65438,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轄27個鎮,8個鄉,382個行政村,1個城市街道辦事處,8個社區。2013阜蒙縣農產品基地規模繼續鞏固。糧食產量達到39.2億斤,連續四年豐收,花生產量達到7.5億斤,全國產糧大縣和花生第壹縣的地位繼續鞏固。狠抓提高保護地質量和效益,平均畝產效益突破3萬元。大力實施“畜牧強縣”工程,新發展標準化畜禽養殖小區和規模化養殖場238個。新增特色經濟林20萬畝。

2013年,阜蒙縣完成21農產品“三品壹標”認證。土地流轉有序推進,新增規模經營組織200家。新增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市級企業5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如伊利乳業、三溝酒等,運行良好。阜蒙縣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達465438+億元,增長28%。

2013年,阜蒙縣完成節水灌溉工程22萬畝,開始實施41萬畝。新增高標準農田654.38+0.5萬畝。212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重點工程竣工,17年蟬聯全省“大禹杯”競賽冠軍。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日臻完善。完成保護性耕作69萬畝,深松165438+萬畝,農業機械化綜合水平達到82%以上。2013年,阜蒙縣組織開展了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香港、臺灣省、韓國主題招商活動,成功舉辦了兩次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累計簽約項目103個。唐山盧剛鋼鐵有限公司、北京梅鋼聯合鑄造有限公司、宜信宏陽有限公司、中國華電股份有限公司等項目簽約65438+億元。招商引資金額達到110億元,直接利用外資3000萬美元,出口創匯2300萬美元,分別比2012年增長37.5%、15.4%、24.3%。

2013年,阜蒙縣有141個R&D包裝項目和159個項目建成投產。新增投資2000萬元以上項目102個,其中投資5000萬元至1億元項目41個,投資1億元以上項目30個。遼西北供水、排山樓金礦擴建、華潤風電、中科電力、英凱化工、祥源鑄造廠、中盛鑄造廠、中石化成品油庫、遼西危險廢物處置中心開工建設。國家863計劃Imad光電材料項目落戶阜蒙縣。遼寧遠東銅業公司年產65438+萬噸陰極銅技改項目、余省鑄造年產20萬噸高速線材、薛飛集團國家儲糖項目進展順利,大營水泥低溫余熱發電二期技改項目已投入試運行。風力發電裝機容量已超過百萬千瓦。企業總數達到120家,產值達到14億元,比2012增長30.2%。

2013年,阜蒙縣投資170萬元用於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建設。四大產業集群新開工項目47個,實現產值6543.8+079億元,其中代工產業集群率先突破百億大關。承接海州區化工企業的整體落戶。2013年,阜蒙縣投資1932萬元,實施扶貧項目46個,建設移民社區3個。深入開展幫組駐村工作。爭取省級定點幫扶項目2393萬元,受益貧困戶1138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