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教科所中學音樂調研員閆曉燕老師、濟南市教科所小學音樂調研員老師、槐蔭區教研室方主任、槐蔭區音樂調研員老師、我縣音樂調研員丁明霞老師聽取了音樂工作室的工作室介紹和學校藝術教育的開展情況。
我們縣的壹些骨幹教師在認真聽講。
本工作室的兩位骨幹老師,濟南陽光100小學的王多英老師教四年級《我們都跳》和濟南市緯十路小學的章雷老師教五年級《魅力火塘》兩節歌唱綜合課。
王多英老師通過節奏感受三拍子舞曲的特點,能演唱不同力度的歌曲,表達歌曲歡快的情緒,嘗試二聲部合唱,達到聲音和諧。
根據五年級學生音樂能力的培養情況,章雷老師制定了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在這節課中,通過演唱和欣賞活動,讓學生了解和感受侗族音樂的風格和特點,通過學習演唱歌曲,讓學生復習和鞏固切分音節奏,準確演唱,在聲音自然統壹的情況下,進行兩聲部輪換演唱。
兩位老師都展示了自己紮實的基本功,這是上好壹節課的基本前提。
濟南市中學音樂調研員閆曉燕、濟南市教科所小學音樂調研員陸蕓先生、槐蔭區音樂調研員李煜對老師們的教學能力、音樂素養、專業水準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們以課堂教學的幾個環節為例,與在場的老師分享了自己的教學理念和觀點。
樂思音樂工作室的成員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評課。工作室老師的點評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想法,都很到位。而且每個人的口語表達能力都是很有邏輯性的,這和他們長期在壹起學習、交流、鍛煉是分不開的。這也是我下壹步鍛煉的方向。
然後參觀了濟南市緯十路小學合唱團、管樂社、京劇社的日常訓練。合唱社壹直是學校的特色社團之壹,在省市合唱比賽中屢屢獲獎。程老師是工作室的成員之壹,負責合唱團的日常訓練和排練。常規的訓練內容主要是視唱練耳和曲目排練。合唱團分為兩個梯隊:壹個是表演隊,由三年級到六年級的學生組成,主要承擔各種比賽和表演;二隊由二年級學生組成,以基礎語音訓練為主,為進入表演隊做準備。常年的堅持是他們在比賽中頻頻嶄露頭角的保證,選手的音樂素養和演唱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多年來,緯十路小學不僅重視音樂課堂教學,還註重藝術社團建設。京劇社團在全國各省市有較高影響力,被文化部授予“京劇傳承基地”。
管樂社經過多年的訓練,學員的藝術水平日益提高。這些社團不僅獲得了各種獎項,也收獲了緯十學子對藝術的熱愛和追求。
在本次研究中,我們看到了緯十路小學樂思畫室教學研討的成果,教師在說課中的成長,緯十路小學藝術教育的亮點。通過觀察和學習,我們對未來的合片教學有了目標和方向!這次活動我感觸很深,讓我看到了老師們對音樂教學的熱愛,對音樂的堅持,對音樂事業的追求!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