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有綿紅公路、綿河公路、綿東公路、綿梅公路、綿壩公路等主要對外道路,有右江路、綿東南路、鐘惺路、迎賓路、花園路等主要街道。鎮內街道與外部交通有機結合,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能源:有22萬伏輸變電1座,11萬伏輸變電1座,3.5萬伏輸變電1座,熱電站1座,能源資源豐富,可滿足全鎮工農業生產需要。通訊:全鎮程控電話20000部,移動電話1000多部。2000年開通“壹線通”服務,為工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務。
水利:有1公山電排站,裝機容量65438千瓦,棉湖電排站,裝機容量2880千瓦。市政建設:投資3000多萬元的榮華酒店、投資10多萬元的榮華賓館;供水廠1座,日產水能力1.5萬噸;有壹個總投資2500多萬元,總面積247畝,其中水面112畝,土地135畝的公園——胡雲公園,已初具規模。棉湖歷來手工業發達,商貿活躍。是潮汕平原重要的農副產品集散地,歷來享有“壹安鋪、二棉湖”的美譽。
改革開放以來,棉湖鎮黨委、政府緊跟時代發展步伐,認真實施“工業立鎮、科教興鎮、可持續發展”三大戰略,從棉湖產業實際出發,大力扶持個體私營企業發展,努力改變棉湖產業“小、散、低”的局面。 並采取措施,落實好扶持政策,推動棉湖產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逐步上水平、上水平。 截至2000年底,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企業5家,農業部頒發的全面質量管理標準企業7家,產品質量信得過企業2家,省科委頒發的民營科技企業4家,計量二級企業8家,計量三級企業57家。
近年來,在黨的方針政策指引下,在棉湖鎮黨政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棉湖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全省百強鎮之列。1995被中國人民和建設部評為“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被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評為文明單位。1994年參加廣東省城市建設管理競賽,榮獲省政府頒發的“嶺南杯”獎;1998被省政府批準為歷史文化名鎮。歷年來被市縣評為文明先進單位...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棉湖鎮委、鎮政府和全鎮人民將繼續唱響時代主旋律,肩負歷史重任,齊心協力,再創佳績,勇攀今日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