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杜甫的這首詩,上過學的人大概都不陌生。在今天的中國,這句詩的意義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喪失,反而變得更加明顯。中國的房地產改革已經進行了好幾年,但是城市房地產的價格越來越高。
有壹句話很貼切,房地產已經成為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新的“三座大山”之首。以現在的情況來看,有的普通人要花大部分積蓄買房子,有的普通人壹輩子買不起房子,有的有錢人有多套房子。
普通民眾的不滿情緒壹直在蔓延。於是中央政府加緊采取許多措施加強宏觀調控,試圖降低房地產價格。但從最近的情況來看,效果並不明顯。我不是房地產行業的專家,也敢為中國的房地產改革獻計獻策。我不想再聽到國務院某研究中心的報告說中國的房地產改革基本不成功。
為什麽中國的房地產價格如此畸高?中國的壹級土地市場由政府壟斷。因此,房地產開發商只需要壹個房地產開發的土地來源;政府。政府如何獲取土地?有兩種方式:第壹,政府是城市土地所有者的代表。
政府實際上擁有城市土地的所有權;第二,政府可以依法征用農村和城市郊區的集體土地。據我所知,農村和郊區的集體土地不能通過自由流轉進入市場,只能通過政府征收。
在我國土地壹級市場被政府壟斷的情況下,土地的市場價格根本無法形成。開發商向政府申請建設用地,壹方面政府從中獲取暴利。這部分暴利最終由買方,也就是普通百姓買單;另壹方面,開發商和政府官員的尋租不可避免。因此,我們可以說政府是“與民爭利”。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中國房地產已經成為中國新的“三座大山”之壹,政府需要承擔很大的責任。
把中國的房地產變成壹個所謂的產業。這裏所謂的產業,就是可以買房——賣房的投機從中獲益。中國人口過多,決定了中國不能把房地產當成壹個產業,也就是不允許個人通過購買多套房子獲取暴利。房地產短缺將是中國房地產的長期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