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學原理
心理咨詢必須以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醫學等科學理論為指導,遵循科學規律。禁止宣傳和采用宗教、迷信、幻覺等壹切不科學的理論和方法。
2.保密原則
對來訪者的個人信息、咨詢內容、治療方案嚴格保密。
3、時限原則
每次咨詢時間壹般在40到50分鐘左右。原則上不能隨意延長會診時間或間隔。
4、情感限制原則
輔導員與來訪者的交流僅限於工作範圍,嚴格控制情感因素的幹擾。禁止心理咨詢師和來訪者在咨詢室之外進行任何咨詢活動。
5、價值中立原則
心理咨詢師不能代替來訪者做價值選擇,不要在價值觀和個人風格上進行傾向性的批評,可以和來訪者進行平等的討論。
心理咨詢的過程:
1,入職和入職階段
建立師徒關系。收集相關信息,初步明確問題,明確輔導需求;初步了解各方的個人和環境資源;作出受理案件的決定。做好咨詢安排。
2、問題——個人探索階段
建立良好的關系,收集相關信息,進壹步明確和理解問題。協助當事人自我探索,實現對當事人更深入的了解。
3、目標和方案討論階段
激發委托人的改變動機,處理好委托人的期望和目標的關系,咨詢師要明白現有幹預手段和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咨詢目標的確定要以委托人為中心,咨詢師起輔助作用。
4.行動/轉變階段
避免讓當事人成為被動的、接受的、依賴的角色。保持靈活。現實生活中應註意處理收獲的遷移和應用。行動/轉化階段要經常評估,也就是根據既定的目標,看看在咨詢和治療方面取得了多大的進展。
5、評估/結束階段
評估目標收獲,處理結束關系的問題:分離焦慮。為學習和自立的轉移做準備。最後壹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