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昌湯顯祖家族墓地(靈芝園)考古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撫州市文博部門聯合進行。自2017年5月開始發掘以來,該墓地已發現明清墓葬42座,出土明代墓誌6篇,其中1為湯顯祖親筆所書。
福州市文物博物館管理處處長、副研究員丁朝康告訴封面新聞()記者,湯顯祖題字是為其祖母魏夫人所寫。“(文末)只有壹個人的名字,壹行是* * *,壹行是‘湯顯祖寫的’,壹行是‘丹寫的’。”這篇墓誌銘是研究湯科學的珍貴資料。
此外,這六種墓誌的寫法和體例基本壹致,主要包括生平、家譜、重要家族活動和人物評價等,具有較大的歷史和考古價值。
同時,考古隊還在靈芝園內發現了方形墓地圍墻和由石柱石組成的長方形地面建築遺跡。根據文獻記載,該建築可能是祭祀或管理墓地的地方。
墓磚上刻著“湯”字
確定湯顯祖的墓
湯顯祖雖然有名,但他的祖墳和祖屋卻沒有保存下來。據新華社報道,《文昌唐家族譜》是湯顯祖13代之孫唐廷水在破除資本主義時藏在牛糞中,才逃過被焚毀的命運。這個家譜在後來的考古發掘中,對確定湯顯祖墓的位置起到了關鍵作用。
據江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徐長卿介紹,湯顯祖家族墓地共發現明清墓葬42座,其中明代墓葬40座,清代墓葬2座,出土墓誌銘6件。此外,還發現了三處明清時期的附屬建築遺跡。墓葬大致可分為六排,布局基本清晰。目前基本可以確定“四號墓”是湯顯祖的墓。
4號墓除石棺外,還有刻有余明陵園臨川余明先生墓的壓棺石,以及刻有……唐公墓的殘墓碑。“余明”是湯顯祖的齋名,易尚(Yi still)是湯顯祖的名字。這些身份信息都反映出墓主人可能是湯顯祖。
考古發掘除了石棺、青花瓷和石墓誌外,沒有發現唐家的遺跡和更多的遺物。這是由於靈芝園地勢較低,多次遭受水災,儲存條件差。除了石制品和陶瓷,木棺、絲織品和骨骼都已湮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