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東丈支線位於吉焦鐵路中段北側,從吉焦鐵路張店站東首分叉,向北至東營。1985正線長89.438+0km。此外,杜克至湖田鐵路線1.816 km,車站線延長36.794 km。全長145.534公裏。線路在淄博境內,從張店至所鎮以北,全長27.6公裏,設杜克、農中、所鎮三個車站。沿線地勢南高北低,但坡度不大,線路比較直。張店至農中站高程50m,平均地面坡度2‰;農中至東營站海拔約7米,地面平均坡度0.4‰。是國家標準三級鐵路運營線。
線路架設
原張北地方輕軌於1960年由鐵道部第三設計院勘測設計,按軌距762 mm提出部分設計文件,後根據山東省地方鐵路會議要求,軌距改為1435 mm輕軌,設計主要技術標準條件為:最小曲線半徑120 m,坡度限制5‰;正線77.400李龍,設車站13座,橋涵53座,年貨運量1.47萬噸。
1959年,山東省交通廳和淄博代理處成立張北地方輕軌工程指揮部,於1960年2月開工建設,組織淄博代理處和博興、張店等縣5.2萬農民工進行施工。當年張店、王王莊站165438 10月簡單通車,鋪軌86公裏。該線路是在“勘測、設計、施工、簡單操作”的條件下進行的,部分路段未鋪設道碴,機車為汽車改裝的內燃機車,人工加水。到1963,大部分項目還沒有達到標準要求,也就是簡單操作。到1966,累計投入957.75萬元。
隨著勝利油田的發現和開發,1966年初,張北地方鐵路局與勝利油田協商,提出延長改造鐵路。1967下半年,經鐵道部、石油部、國家計委批準,決定每年投資建設博興至東營新線,改造張店至博興。東丈支線改擴建工程於2006年2月2日從1966開工至65438+開工。勘察設計主要由濟南局負責,張北鐵路延伸處和勝利油田都在負責。1968 10,張北鐵路延伸處修改原設計:設計標準由二級改為三級鐵路支線,最小曲線半徑600米(張店至杜克之間300米);年運輸量270萬噸-330萬噸;以張店機務段為機務段,機車折返段設在博興,列檢所設在杜克。該項目分兩個階段進行。壹期工程為張店至陳戶站,鋪軌(含站線)61.578km;二期工程為博興至東營新建段,鋪軌63.355公裏(含站線)。工程於1966年2月開工,於1970年9月底張店至陳湖站通車。全線於元旦1972簡單通車,累計投資25218600元。原張北輕軌* * *征地4447畝,每畝56.9元;東丈分公司擴建後,* * *占地1,000畝。施工時從路基兩側大面積取土後,立即整平,以節約良田。
移交和臨時管理
根據國家計委、交通部、燃料化工部的決定,山東省革委會生產指揮部責成濟南局、張北地方鐵路局組成交接領導小組,從10月20日1972 165438+至2月底65438+進行交接。從1973 65438+10月1正式移交給濟南局,由青島鐵路分局新成立的東丈線臨時管理處管理。采用“以路養路”的方式,從臨管的經營收入中逐步解決修建、延伸軌道、擴建車站等配套工程、技術改造、工程病害處理等問題,使整個工程基本達到正式運營條件,於2月1976+0日投入正式運營。
更多建築行業獨家資訊,請實時關註建築網微信號。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