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公誼會對星期日的稱呼
開班儀式上,宜賓市翠屏區教師培訓與教育研究中心原秘書長、主任唐先生主持,深師匯通教師培訓機構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小平先生致開班詞!
接下來,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研究中心主任夏宇做了“未來教師隊伍建設的新命題、新思想、新思路”的主題演講。
夏宇主任在報告中認為,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 * *五大理念建設未來教師,建設壹支師德高尚、素質優良、充滿活力、人民滿意的教師隊伍。
深圳大學師範學院張教授做了“教師專業發展評價體系重構與教師學習培養策略研究”的主題演講。張教授從四個方面系統地闡述了教師評價體系。
下午,浙江省教育行政幹部培訓中心的李更生教授帶領我們從供給側思維的角度看教師培訓範式的轉變。他基於“需求決定生存,供給決定質量”的原理,提出“好老師不是培養出來的,好老師是必須培養出來的”,其中導師、學生、環境、技術等是影響教師培養質量的核心要素。
江蘇省南通市中小學教師培訓團團長郭誌明強調了優質教師工作室的建立在教師培訓中的重要作用,並以教師工作室為載體,傳遞教育智慧,促進教師成長。
郭校長的講座《名師工作室高質量發展與品牌建設》明確提出了高質量的名師工作室對教師發展的重要性。“農業時代的工具,工業時代的機器,信息時代的品牌”,教學倡導品牌、課堂型課程建設品牌、教育教學成果品牌等等是壹條品牌路徑,為名師工作室的品牌建設提供了多種可能性。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後壹個場景,教育部長江學者李政濤教授以“人工智能時代的教師專業發展”為題進行了講解。人工智能對學校教育最大的挑戰不是職業的替代或能力的超越,而是人自身的進化和改變。對此,教師應具備四項技能——德商、愛商、數商、信商。教師需要遠離技術的冰冷,分析數據,轉換信息,迎接變化。
二、第二天
6月5438+05日,活動根據不同主題舉辦專題講座,設置了教師研究方法的轉變與名師成果轉化論壇、教師教育培訓創新實踐論壇、區域名師工作室管理與優秀成果交流論壇三個分論壇。
上午的論壇1
南京市秦淮區教師發展中心主任丁玉祥主任做了《互聯網+背景下技術支撐的區域名師網絡培訓模式及培訓模式轉型》,為我們提供了新環境下培訓的路徑。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區教育研究培訓中心主任周水清介紹了區域教師工作坊的建設情況。
內蒙古鄂爾多斯東勝區教研中心副主任李玉萍給我們介紹了研發的新範式——課程大廳。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劉力在點評中表示,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名師工作室的建設也要轉型,從分學科名師工作室向問題解決工作室轉型,真正實現問題驅動的目的。比如翻轉課堂、STEM課程、互動教學工作室等,為區域工作室的建設拓寬了思路。
下午聽了滬江首席教育官吳紅校長主持的第二場論壇,主題是“探索互聯網加名師的網絡培訓發展之路”。包括、、石、和竇在內的四位名師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分享,讓我們大開眼界。
本次論壇聚焦教學課堂的變革、教師培訓的變革和課程的開發。對我們成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優秀教師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指明了明確的方向,也啟發我們重新定位教育,思考教育。
第三,第三天
16的安排是出去學習,很榮幸能拜訪中國知名的互聯網公司騰訊。
我們壹行40人參觀了騰訊的工作和運動環境,感受了騰訊的企業文化,聆聽了騰訊學院的主題報告,將智慧校園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其中,培訓師的壹句話讓我印象最深:科技讓教育更有想象力。
我們正處在這樣壹個信息技術不斷創新的時代。作為教師,我們也要不斷探索自己的思維,用信息技術讓教育變得更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