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階段又稱建設前期階段,主要包括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對於政府投資項目,編制項目建議書是項目建設的初始階段。其主要功能是推薦建設項目,以便根據某壹地區或部門的自然資源和市場預測選擇建設項目。
2.勘測和設計階段
調查過程:復雜項目分為兩個階段:初步調查和詳細調查。為設計提供實踐依據。
設計過程:壹般分為兩個階段,即初步設計階段和施工圖設計階段。對於大型復雜項目,可根據不同行業的特點和需求,在初步設計後增加技術設計階段。
3、施工準備階段
施工準備階段的主要內容包括:成立項目法人、征地、拆遷、“三通壹平”乃至“七通壹平”;組織材料、設備訂貨;辦理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手續;委托工程監理;準備必要的施工圖紙;組織施工招標,選擇最佳施工單位;辦理施工許可證等。按規定做好施工準備,具備開工條件後,建設單位申請開工,進入建築安裝階段。
4.施工階段
建設工程符合開工條件並取得施工許可證後,方可開工。項目的新開工時間取決於設計文件中規定的任何永久性項目的首次正式破土動工和開槽時間。如果不需要開槽,則以正式打樁為開始時間。鐵路、公路、水庫等。以土方工程開工為正式開工時間。
5、生產準備階段
對於生產性建設項目,在竣工投產前,建設單位應及時組織專門隊伍或機構,有計劃地做好生產準備工作,包括招聘和培訓生產人員;組織相關人員參與設備安裝、調試和工程驗收;落實原材料供應;建立生產管理機構,完善生產規章制度。生產準備是從施工階段到運營階段的壹項重要工作。
6、竣工驗收階段
工程竣工驗收是全面考核建設成果、檢查設計和施工質量的重要步驟,也是建設項目投入生產和使用的標誌。驗收合格後,建設單位編制竣工決算,工程正式投入使用。
7.評估和評價階段
建設項目後評價是在項目建成並投入生產經營壹段時間後,對項目決策、設計建設、竣工投產全過程進行系統評價的技術活動。它是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內容,是固定資產投資管理的最後壹個環節。
擴展數據
根據國民經濟發展長遠規劃,經初步調查研究後,由項目主辦單位編制項目建議書,按投資管理權限向投資管理部門推薦擬建項目,經批準後列入建設前期工作計劃。投資主管部門對推薦的擬立項項目進行綜合平衡,在條件成熟時選擇壹批有需要、有前景的建設項目,交由項目組織者委托設計或工程咨詢單位進行可行性研究。
對於壹個可行的項目,經過預審、修改、評審、評估,提出可行性研究報告,報投資主管部門審批,然後立項。年度建設計劃可以安排進行工程設計和施工的前期工作。項目主辦單位要成立或指定有能力的施工單位進行洽談、預約或簽訂各種協議、合同,做好勘察設計、選址、征地、資金籌措等壹系列準備工作。
百度百科-項目建設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