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臨夏老花寺的歷史

臨夏老花寺的歷史

1928被國軍趙茜雇傭的士兵燒毀,1930由馬鴻逵出資重建。是寺廟式的建築風格。庭院數次,遍布磚雕木雕,五彩繽紛。寺前有壹座木制曲拱橋,名為“水過亭”。樹很多,優雅別致。1968年“文革”期間拆除。1981年,會眾集資重建,禮拜殿等主體工程於1982年完成。由於建築面積不足,2004年由會眾重建。現在寺廟占地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大雄寶殿占地5500平方米,總高48.8米。它有四層,可以同時容納5000人。它采用阿拉伯建築風格,建築精美,裝飾華麗。它是甘肅省最大的清真寺之壹,歷史悠久。

清乾隆四十年(1775),當地壹名穆斯林將其花園捐建並投資擴建,命名為“花寺”,後改稱“寺”,意為中國的清真寺。穆斯林老花寺是伊斯蘭文化和中國文化完美結合的典型代表。許多老阿訇,如著名的伊斯蘭學者馬來池,都曾在這裏擔任過阿訇。他們在弘揚教義、培養人才、守善禁惡、傳承平等方面成績卓著,名聲遠播教內外。穆斯林老花寺創建後,屢毀屢建,其興衰榮辱,記錄了時間的滄桑和歷史的變遷。老花寺的原貌是寺廟式的建築風格,有幾個院落,磚雕木雕遍布,華麗多彩的裝飾,寺前有壹座弧形拱橋,名為“水流過亭”,樹木眾多,典雅別致。後來因為很多原因被毀掉了。隨著黨的宗教政策的實施,禮拜殿、宣禮塔和牌坊大門得以重建。

此後,教學車間不斷擴大。由於清真寺的舊格局已不能滿足需要,2004年,在政府的關懷下,穆斯林老花寺得到重建,壹座融合了阿拉伯建築藝術和中國建築風格的現代化建築拔地而起,歷史悠久的老老花寺煥然壹新。新建的穆斯林老華寺按照七級抗震設計,準確確定了朝拜方向。正殿高42米,共分四層:壹層為婦女禮拜殿和教室;二至四層為禮拜大廳,可同時容納5000人。大廳中央由巨型穹頂相連,通風通透,獨特壯觀;正廳采用地熱供暖,溫暖舒適;地面鋪設的竹地板明亮如鏡,大廳四角有寬敞的內部樓梯,方便人員快速疏散。大殿周圍有36根花崗巖立柱,高度為18米。走廊建漢白玉雙面雕花護欄,白色富貴;寺頂有壹個大綠圓寶,四個小的,很有伊斯蘭風格。花崗巖裝飾的屋檐端莊壯觀;大型中空玻璃墻明亮隔熱,內外墻上裝飾著不同字體和風格的阿拉伯文和穆斯林名人的中文書法。白色的圓柱、壯觀的穹頂、明亮的竹地板、莊嚴豪華的“米哈拉布”,以及遍布寺頂的明亮燈光,構成了壹幅夢幻般的詩意畫卷。老花寺以其嶄新的面貌和獨特的風格成為臨夏的壹大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