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病毒性腸胃炎的發病機制和傳播途徑是什麽?

病毒性腸胃炎的發病機制和傳播途徑是什麽?

1.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

病毒性腸胃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病毒有五種,分別是諾沃克病毒、星狀病毒、杯狀病毒、輪狀病毒和腺病毒。這些病毒大多存在於患者和感染者的胃腸道內,可隨糞便和嘔吐物排出體外。因此,病毒性腸胃炎患者和病毒感染者是該病的傳染源。病毒可在癥狀出現前從糞便中排出,排毒時間可持續數天甚至2 ~ 3周。病毒排出體外後,會汙染水、蔬菜、水果、手等。如果人們攝入了這些被病毒汙染的食物和水;接觸病毒或被病毒汙染的物品時不洗手進食可能會被感染。不同的年齡段感染不同的病毒可能是不壹樣的。如A組輪狀病毒主要感染嬰幼兒,發病年齡最高為6 ~ 12月齡,其次為12 ~ 24月齡和2 ~ 6月齡。其他年齡段,尤其是新生兒和老年人,免疫力低下時也會被感染。人工餵養的嬰兒比母乳餵養的嬰兒更容易受到感染。B組輪狀病毒主要感染青壯年。C組輪狀病毒主要感染兒童,成人感染率相對較低。腺病毒主要感染3歲以下的嬰兒,成人感染很少。

2.感染途徑是糞口傳播。

調查報告顯示,成人輪狀病毒感染主要發生在冬春季寒冷季節,與細菌性腹瀉有很大區別,細菌性腹瀉多發生在夏秋季。比如1982年底到1983年初,中國蘭州、金州爆發了壹場疫情。各年齡段患者超過3萬人,但多為中青年。從那以後,廣西、內蒙古、湖南、山東、河北、黑龍江、安徽、福建和遼寧都出現了大流行。從以上地理分布來看,東、西、南、北流行各種氣候條件。由於病毒在外界環境中相對穩定,常溫下可存活7個月,耐酸,不能被胃酸破壞,在零下20℃可長期保存,在硫酸鎂存在下50℃也不能滅活,為其汙染和流行奠定了基礎。感染方式為糞口傳播。人們可以食用被這種疾病患者糞便汙染的食物或飲水,甚至可以與這種疾病患者握手。不能排除呼吸道引起感染的可能性,應針對上述感染途徑采取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