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外觀
郵輪碼頭位於河港與溝壑的交匯處,與60年代遺留下來的糧油站(二期開發)之間有壹片空地。有壹個停車場和壹個鄉村花園,讓遊客在不知不覺中旅行後留下來,提供了良好的印象和體驗。園中以碎石鋪成的小路為線描,描繪魚形,與武昌魚鎮的地名相呼應。
▼總平面圖,碼頭魚形廣場
▼碎石鋪砌描繪出方形圖案。
小型郵輪碼頭主要用於遊客的聚集和集散,休息和展示當地產品,壹般設計容量不超過200人。由於美麗鄉村建設和旅遊業的發展,梁紫湖沿岸將會出現壹定數量規模和容量相當的郵輪碼頭。基於這種考慮,設計在壹定程度上嘗試了建築模塊的組合和組裝施工。基本模塊有大堂(壹般兩個,遊客候車和旅遊產品展示)、走廊(連廊)和碼頭平臺。可以適應不同的地點和周圍環境進行組合。
▼碼頭對環境友好,保留了原有的樹木。
碼頭平面主要由14m X8m兩個空間單元組成(尺度與內部結構有關):壹個是休息候船廳,包含售票、候船、茶歇等功能;壹個是展廳,包含銷售功能。兩個單元縱橫排列,由回廊相連,臨水兩側設有采摘平臺。
▼大堂采用三角形結構,寬敞舒適。
該建築的規模相對較小,簡單的形狀有助於在水上航行時被看到。屋頂采用當地房屋的山形雙坡形式,屋脊加長。長脊短檐,看起來更加昂揚向上,就像壹條魚躍出水面,大屋頂增強了建築的輕盈感。墻是垂直的,屋頂以斜角切入天空,整個建築從遠處懸浮在水面之上,呈現出壹種飛躍。同時,郵輪碼頭的設計盡量做到“結構-空間-形態”的統壹,沒有任何矯飾,真正體現結構、形態、空間的自然呈現。
▼構建動畫
三角形是壹種穩定的形狀,所以長脊短檐形成的梯形屋頂和墻體由同壹個三角形拼接而成,屋架、墻體的支撐結構(也是圍護結構)以及屋架與墻體的連接形成壹個三角形。桿件可以是方鋼,也可以是膠合木,接頭是3-4種五金件。墻體由大小相同的集成板(中間可加保溫層)鑲嵌在三角形框架內構成。最終形成相對簡單完整的結構體系。
▼三角形結構體系(左),節點示意圖(右)
武昌魚鎮的郵輪碼頭位於壹片空地上,夏冬兩季偶爾有大風,所以采用方鋼管,接頭為焊接(剛性接頭)。墻體上放置了與地基直接相連的抗風柱,進壹步將整個建築與地基聯系在壹起。結構體系從墻體到屋頂整體統壹,荷載分布均勻,保證了建築的結構強度和穩定性,同時呈現出輕盈的姿態。
▼結構分解圖
▼結構立面(左),壹組空間結構單元(右)
▼墻體結構示意圖
▼從站臺上看著周圍的風景
▼平面圖
▼屋頂結構平面圖
▼東立面
▼南立面
▼墻面細節
項目名稱:鄂州市徐家橋武昌魚鎮遊船碼頭
項目地址:湖北省鄂州市塗家堖鎮徐家橋
土地面積:約4375平方米。
建築面積:266平方米
項目時間:2065 438+2007年8月
設計團隊:武漢道安普和建築規劃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魏健·朱智工作室
建築設計:譚、、張敦元、錢敏
文:譚、張敦元、
攝影:譚、錢敏、張敦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