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我有壹對手鐲,上面寫著:濟南龍翔足紋香三。的話”。

我有壹對手鐲,上面寫著:濟南龍翔足紋香三。的話”。

濟南龍翔是舊軍中較早的商業商號,以孟的“翔”為字號。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原為“龍翔雜貨鋪”。1934稱,龍翔改建門面時發現壹塊名為“龍翔雜貨店”的牌匾,貨物底部堆積的桂圓和水煙證明龍翔確實經營雜貨或兼營。下面主要介紹這個有著200多年歷史的老字號,供感興趣的朋友欣賞。

濟南龍翔現存資料中發現,清代嘉慶年間的《龍翔大帳》壹書記載“東昌雜貨銀兩”,時間為嘉慶二十四年至道光四年,應為龍翔雜貨店改為龍翔綢緞店的時期。據此,賬戶內有兩張貨物的庫存收據,均為整絲棉被和服裝,包括各種袍、被、袍。還有真絲、緞、絲、斜紋等。可見此時的龍翔已經壟斷了絲綢,經營對象已經面向上層。從《龍翔大帳》中可以看出,龍翔紫東原是舊軍孟氏家族的壹個家族,後來又分為舊軍孟氏(紫東是著名商人孟)的沈玉堂和繼續教育館。道光三十年,沈玉堂退股,龍翔由學堂全資擁有。從鹹豐到辛亥革命,龍翔的發展相對穩定。後來,千橡壹副總經理孟樹生掌管龍翔的壹切。此後商品增多,業務擴大,如綢緞、古繡、呢絨、中外棉布、皮具、新衣等。但由於門面陳舊,設備陳舊,業務量遠遠落後於本市同宗族商號,如瑞福祥、青香等。於是紫東蒙楊軒在普利門靜安巷成立了壹個批發部,專門從上海進貨,賣給有30多名員工的同行。民國6年,在元西街都司街門口立龍翔東錄。19年,龍翔西集設在經二四緯路。民國24年,決定對龍翔老宅進行立面改造,由謙出資,春季開工,夏末竣工,中秋開業。店內添加百貨櫃、金櫃、作坊、自制金銀首飾、鉆石、鑲嵌珍珠等。開業第壹天銷售額1.3萬元以上,之後穩定在每天1萬元左右。從此,龍翔聞名省城內外,居全市之首。在管理方面,龍翔秉承了老軍“貨真價實,童心未泯”的經營理念,對待顧客就像上帝壹樣,即使不是顧客,也盡力幫助他們。比如剛過去的夏天,龍翔布店門前擺了個木架子。在架子上,有壹個小的圓形釉面陶瓷水箱。缸裏有壹把長長的木勺,缸口上蓋著壹個木蓋。水缸旁邊放著壹堆棕色的粗瓷碗,裏面或盛著熱氣騰騰的豆湯,或盛著茶水,供路人解渴。人力車等體力勞動者和城市裏的農民經常在路邊喝碗。這壹舉措不僅在過去值得稱道,在今天也值得稱道。凡是和客戶吵架的,壹律“開除”,絕不姑息。量布的時候,在顧客面前多量幾寸似乎是約定俗成的規則。這與掛在墻上的牌匾形成對比,上面寫著“沒有孩子被欺騙”和“沒有價格”。抗戰爆發,國難臨頭,生意冷清,經濟蕭條。這期間,龍翔兩次被漢奸勒索。有壹次,日本當局以龍翔冒充章丘縣長雲風的名義騙取了3萬元法幣。第二次是以“違反經濟”的罪名強行帶走壹輛棉花車。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統治的三年間,物價壹天漲三次,“三位壹體”的局面維持不了,就和各個號分了。為了解決員工面臨失業的困境,開明的投資家孟乃權(孟之子)賣掉了本市的五套房子,這筆錢投資到龍翔西集,挽救員工失業。1948年,濟南解放。按照當時的規定,管理人員和學徒的工資比例是4.3比1,龍翔生機勃勃。

在原濟南市長謝玉堂主編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濟南》(中華書局2000年出版)壹書中,* * *收錄了18個老字號,其中龍翔布店位列第壹。後來泉城路的龍翔布店在1993被拆了,經二緯四路的龍翔布店2號也已經改造,非常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