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些報道並不是誤傳,只是不同的情況適合不同的人,並不是什麽藥都能治的。那麽用平均資本匹配本息到底是個什麽鬼?
壹、等額本息,引入平均資本
1,等額本息:月供=本金+利息,月供相同(在基準利率不變的前提下)。
2.平均資本:月供=本金+利息,每月本金相等,利息隨本金遞減,月供逐月遞減。
二。等額本息和平均資本等額本息還款法的計算方法:月還款額=貸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還款月數]=[(1+月利率)還款月數]
平均資本償還法:貸款本金/貸款期限+[貸款本金-貸款本金/貸款期限*(N-1)]*年利率/12。
看到這些計算公式,是不是讓人腦子壹片空白?區分“等額本息”和“平均資本”的區別是壹個很頭疼的問題。這個公式既是“冪”又是“冪”,更不用說計算結果了。遺憾的是,為了方便大家計算月供,壹些平臺開發了“房貸計算器”,只需輸入貸款金額、貸款期限、執行利率等關鍵因素,選擇好的還款方式,就能輕松計算出月供。這樣的“房貸計算器”在百度裏很容易搜到。
圖1和圖2計算結果:1,貸款金額50萬元;
2.貸款期限240個月(20年);
3.基準利率為4.9%(圖表中以月和為千分尺,年利率4.9%換算為月利率4.08333‰)。
三、如何選擇住房貸款劃算?
看圖1和圖2中月供的計算結果,等額本息的“累計利息”為28.5萬,平均資本的“累計利息”為24.6萬。同樣的50萬年在平均資本上似乎更劃算。另外,銀行在客戶沒有指定的情況下,默認選擇利息較高的等額本息還款方式。這幾年媒體也報道了很多銀行不願意讓客戶選擇“平均資本”的報道,壹旦“將。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無論是等額本息還是等額本金還款,利息的計算方法都是將從銀行借款的本金余額乘以相應的月利率(約定年化利率/12個月)來計算出當月妳應該償還給銀行的利息。也就是說,兩種不同還款方式的利率水平其實是壹樣的。之所以計算的利息不壹樣,其實是因為妳每個月都在還本金。借的本金越多,要還的利息就越多。如果妳借更少的本金,妳將不得不支付更少的利息。
為了更直觀,我們來分析壹下圖1和圖2中的數據。期數為1的圖1和圖2中的當期本金,圖1中的等額本金還款為1230.56,圖2中的等額本金還款為2083.33,圖1和圖2中的當期利息為2041.67。等額本息比平均資本還款法第壹期月供少852元左右,利息為2041.67元,但多還了本金852元。由於銀行的利息是按照本金余額來計算的,所以從第壹期開始本金多付了852元,所以平均資本的利息會比從第二期開始等額本息的利息少,相當於每個月提前還款,自然少於不提前還款的最終利息。
通過上面的計算,可以看出兩種不同的還款方式是公平的嗎?不存在吃虧占便宜,哪個更劃算的問題。銀行不願意主動選擇平均資本是因為,相比等額本息,平均資本中每月還款壓力大,不適合剛買房子的客戶;另外,平均資本中的月供每月都在減少,不方便客戶記住還款金額;再加上計算公式復雜,普通客戶根本看不懂,銀行信貸人員又忙又不願意多做解釋,導致平均資本償還法壹時間被“神化”。並不是銀行為了賺取更多利息而設計的,而是在實際操作中,申請貸款面試時主動提出選擇平均資本還款方式,銀行會接受。
所以,如果妳的初期資金不是太緊張,可以選擇平均資本法,減少所有利息支出;如果前期資金緊張,可以選擇本息匹配的方式,這樣雖然前期利息支出多,但是資金壓力會小。在資金可用的情況下,適當提前還款也可以達到減少利息支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