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認為“房地產問題是制造業問題造成的”的觀點是基於他的推理:由於制造業盈利能力下降,社會資金向金融領域傾斜,而股市由於種種原因(如他所說的股改政策失敗)缺乏資金吸引力,所以資金最終流向房地產,所以房價居高不下。這個推理過程看似合理,實則過於簡單。反證如下:
1.2008年經濟危機後,美國也面臨制造業投資減少,經濟復蘇乏力,於是有了所謂的QE2政策。但在整個過程中,美國股市有漲有跌,而美國的房地產價格並沒有同步下跌或上漲。在美國,不存在股市和房市反向運行的現象。當然會有很多解釋,這裏不想深究,但至少可以證明,郎的推理還需要更多的補充。
確實有些制造業企業把錢投在房地產上,但是說制造業有問題就武斷了。中國目前的貿易順差應該全部是制造業貢獻的。如果制造業真的出了問題,美國沒必要給中國政府施壓讓人民幣升值,就等著中國制造業問題爆發吧。
3.房地產行業確實聚集了大量人民幣流動性,但應該沒有數據可以確認其中有多少來自制造業。
4.但是日本確實有太多的流動性集中在房地產上,造成了當年日本巨大的房地產泡沫。即使在今天,日本的房價仍然很高。但那些流動性未必是從制造業轉移過來的,因為當年的日本,股市泡沫和樓市泡沫是壹起出現的。
5.在美聯儲和日本銀行的網站上可以找到許多研究論文,但我沒有找到任何討論房地產問題和制造業問題之間相關性的文章。在國際宏觀經濟研究領域也很難找到對兩者相關性的研究。
6.郎說中國制造業有問題,房地產有問題,可能是對的,但沒有實證證據說兩者之間有因果關系,或者嚴格統計意義上的顯著相關。
以上評論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