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在抱怨汽車太貴,消費者買不起,但我們必須清楚,壹輛汽車只需要3萬多個零件,開發壹輛全新的汽車需要30多個月。汽車的價格怎麽才能不貴?除了車輛本身的材料成本,車輛還需要開發和組裝,這就涉及到車輛開發成本和企業運營成本。
壹輛全新的車,也就是全新改裝車或者新開發的車,開發成本大概是30個月,研發成本很高,基本都在6543.8+0億以上。所以,如果壹個車企拿出十億來造車,不要認為這種行為是財大氣粗,這只是正常的消費。汽車開發的成本包括試驗車輛的制造、車輛模具的制造、各種試驗費用、工程師的費用等。壹輛全新的車輛,僅測試車輛就要多達兩三百輛,按照每輛30萬的價格(定制車輛很貴),車輛成本接近1億。如果只是小型改裝車,車輛的研發周期在壹年左右,這樣的車輛成本相對較低,壹般可以控制在5億元以內。
企業運營成本,這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企業水電、生產線維護、工人成本、車輛各種耗材利用率等。國內車企在企業運營成本方面做得很好,尤其是長城汽車。花1元錢就能解決的問題,永遠不會花1.1元,企業員工自覺養成了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降本增效。
在車輛的材料成本、開發成本、制造成本、廣告成本都考慮進去之後,車企開始制定車輛的官方指導價。壹般新車官方指導價高,企業利潤自然高。
利潤率最高的車企是豐田,遠高於大眾。畢竟豐田車是出了名的性價比低。在實際銷售過程中,豐田車輛很少降價銷售,寧願少賣,也要維護自己企業的整體形象。這也是導致豐田車輛始終保持高利潤率的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即使豐田車輛不砍價,豐田車輛依然賣得很好,有些車輛甚至賣得更高。
有時間可以去查壹下各大車企的年度財務報表。豐田汽車的利潤位居世界第壹。根據2019第三季度統計結果,豐田利潤率為8.7%,排名第壹;寶馬汽車的利潤率為8.6%,其次是;大眾汽車整車利潤率約為7.4%;通用汽車的利潤率略高,約為7.7%。
汽車貴是有道理的。畢竟汽車結構復雜,零部件繁多,汽車包含了各種高科技,可能會涉及到壹些專利費。汽車暴利時代過去了,車企真的賺的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