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壹年的運行,國土資源部違法線索處理中心作為統壹整合的“信息平臺”,取得了顯著成效。第壹,傾聽民意,服務社會。國土資源部今年分兩批公開通報的19起典型違法案件和掛牌督辦的8起典型違法案件中,河北省廊坊市尚誠體育發展有限公司違法占地案、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通煤化工有限公司違法建設伊林文化公園案等7起違法案件, 河北赤城縣兩家礦業公司非法占地案,浙江安吉龍袍屋生態健身有限公司非法占地案,都是通過國土資源部。 社會對國土資源違法舉報電話12336的認知度和認可度不斷提高,形成了“發現國土資源違法舉報撥打12336”的局面。二是及時發現,快速反應。在已處理的173件重大違法線索中,50.3%反映高爾夫球場、別墅、“小產權房”、產能過剩、重復建設等違法用地問題。7月15日,國土資源部掛牌督辦的河北省文安縣新港鋼鐵有限公司案件,通過國土資源部12336電話舉報發現,作為重大違法線索處理。三是雙向溝通,反饋順暢。通過違法線索反饋子系統,國土資源部違法線索處理中心直接將線索轉送省級國土資源廳,省級國土資源廳也可以及時將核查、督辦等信息反饋給國土資源部違法線索處理中心。四是研究制度,規範操作。國土資源部違法線索處理中心通過定期座談、參與核查、實地調研等方式加強制度化建設,先後出臺了《國土資源違法線索處理辦法(試行)》等制度,為各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違法線索處理工作提供了借鑒。
針對群眾舉報處理難、重復舉報持續增多、壹般線索反饋率低等違法線索處置中存在的問題,國土資源部將進壹步加大違法線索處置力度,提高工作效率。壹是溝通協調,實現上下、左右聯動。加強部委之間、省市縣之間的縱向合作和省市縣之間的橫向交流,相互借鑒好的做法和經驗。二是定期建檔,加強基礎建設。建立數據和文件的保存和歸檔制度,定期收集相關數據和文件,為準確判斷形勢、及時調整政策提供支持。三是參與核查,完善反饋制度。國土資源部違法線索處理中心將對群眾多次實名舉報、經督促仍未處理的重大違法線索和壹般違法線索進行實地核查;對違法線索多、問題典型的省份進行調查核實。
(2065 438+00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