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處處埋忠骨”由“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鑄無辜臣子”改為。這是刻在杭州西湖王越墓石柱上的對聯。“只為國亡解戰場,為什麽他們死的時候還穿著靴子?”出自徐錫麟的《插頭》。所以《青山滿忠骨,為什麽死也穿著靴子》就是這兩個地方的節選。
“他們為什麽穿著靴子死去”應該出自徐青·西林的《大堤》。“軍歌要唱大刀響,誓滅胡奴,出玉關。只為國破家亡解戰場,為什麽他們死的時候還穿著靴子!”這個典故出自後漢的《馬援傳》。
《馬歌裹體》出自後漢《馬援傳》。東漢著名的馬援曾經說過:“壹個人死在邊野,他的耳朵應該和他們死在他們的靴子壹起埋葬。”到了清代,龔自珍又把前人的意思推上了壹個臺階,從而有了“為什麽死也要穿著靴子到處埋在青山裏”的名句在過去的壹首雜詩中。“忠骨”是指忠臣的遺骸。“為什麽”就是為什麽的意思,是“不需要,不需要”的意思。“馬皮裹身”就是把身體裹起來。"
“青山滿是忠骨,那為什麽他們死的時候還穿著靴子?”這兩句話主要是想說明,即使出征的人面臨著為國捐軀的境地,他們依然覺得自己為國死得其所,為國不顧壹切,不顧身後的無畏和偉大。這兩句話充分體現了報國的英雄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