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產業的發展帶來了銷售壓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5438年6月+2003年10月,在他的組織下,成立了“小康村桃果流通協會”。當選總裁後,他積極拓展省內外銷售市場,吸引客戶。現在每到桃季,都有20多家客商前來收購,產品銷往福州、廈門、泉州、三明、龍巖、福清、南平等省以及廣東、上海、南平等地。他“以誠待人,以信取人”,桃子的銷售分等級,嚴格把關。在福廈福清等市場,只要包裝筐上有“發展經濟,學習記”的樣品,塑料筐上有“學斌大中小”的字樣,市場都認可其質量和數量。他每年銷售300多噸桃子,有效地帶動了村裏桃子的銷售,每年都銷售壹空。
壹分耕耘壹分收獲,辛勤的汗水換來豐碩的成果。在張學斌的指導下,小康村527戶90%以上都種上了桃子,100多畝,壹般10畝。全村種植桃2500多畝,年產量5000多噸。種植油桃600多畝,年產量900多噸,僅桃子壹個,年收入就超過12萬元,占總收入的70%以上。每年陽春三月,滿山桃花盛開,迎接著來自廈門、福州、南平等地的遊客。有了充分的贊美,農民吸引了年年豐收的希望。張學斌也很受群眾歡迎。2003年被南雅鎮黨委評為“優秀黨員”,當選為建甌市第十二、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2006年被建甌市人民代表大會評為“人大優秀代表”。
面對桃產業的未來,張學斌在思考:壹是註冊桃商標,打造小康桃品牌;二是在小康村建立桃果專業合作社,更有效地組織桃農,促進整個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