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為什麽新壹線城市越來越吸引本科畢業生?

為什麽新壹線城市越來越吸引本科畢業生?

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到795萬人,比去年增加16萬人;自2011以來,我國畢業生人數按照2%-5%的同比增長率逐年增長,七年來累計畢業生人數達5075萬人。現當代大學生就業形勢如此艱難,選擇去哪裏工作是壹件非常頭疼的事情。

本科畢業生在新壹線城市的就業率逐年上升。

“新壹線”城市是從壹線城市(北、廣、深)衍生出來的新概念。這壹概念由《中國商業周刊》於2013首次提出,按照商業資源集中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群活躍度、生活多樣性、未來可塑性五個維度進行評選。

上述報告選取的“新壹線”城市有13個,包括成都、杭州、南京、武漢、天津、Xi、重慶、青島、沈陽、長沙、大連、廈門、無錫。

根據Max的統計數據,2016年中國高校畢業生在“新壹線”城市就業的比例有所上升,而在壹線城市就業的比例有所下降。

具體來看,2016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後在“新壹線”城市就業的比例由2015屆的22%上升至23%;壹線城市就業比例從2015年的26%下降到24%。

為什麽越來越多的本科畢業生選擇新壹線城市?

以成都為例:2065438+2007年7月20日起,普通全日制高校本科及以上學歷青年人才持畢業證來成都可辦理落戶手續。“新產業政策50條”發布後,新政策關於人才落戶的規定備受關註。成都為人才落戶提供了極其寬松的條件。政策壹出,省內外無數青年人才開始期待細則的出臺和實施。

成都通過放寬人才落戶條件、簡化落戶手續,吸引青年大學生和技能人才集聚創新創業。“我們遵循‘不唯地域、不兼容並蓄、不不拘壹格’的人才新理念,覆蓋各個層次,不僅本科畢業生,各類技能人才只要在本市同壹用人單位工作滿2年及以上,均可落戶成都。”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先落戶後就業,放寬人才落戶限制。

“新壹線”城市就業滿意度連續三年上升。

不僅是吸引高校畢業生找工作的比例在上升,上述報告中的數據顯示,2014至2016中國大學生在“新壹線”城市的就業滿意度也連續三年上升。

2014至2016屆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對“新壹線”城市就業的滿意度分別為60%、62%、66%,分別比壹線城市低5、4、4個百分點。“新壹線”城市2014至2016屆高職畢業生畢業半年後滿意度分別為59%、61%、63%,分別比壹線城市高職畢業生低1、2、1個百分點。

“新壹線”城市為什麽要展現魅力,固守北上廣?

早在去年上半年,合肥學院計算機系應屆畢業生李良就與40多名同學和合肥壹家信息技術企業簽訂了工作協議。

“以前很多IT領域的兄弟姐妹都選擇在‘北上廣深’打拼。”李良說,但在過去的兩年裏,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留在合肥。因為壹線城市房價太高,而且沒有二線城市那麽多發展機會。

雖然壹線城市依然保持著相對最高的就業簽約率,但多家調查機構的報告顯示,近兩年來,高校畢業生已經不再盲目追逐“北上廣”等壹線城市,成都、杭州、武漢、重慶、南京等“新壹線”城市成為吸引高校畢業生的目的地。

招聘網站“老板直聘”發布的以2016年進入職場的大學生為調查對象的應屆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報告顯示,只有36%的人希望在“北上廣深”工作,比三年前下降了15%。

梳理湖北、湖南、河南三省發布的高校畢業生流向數據可以看出,近三年高校畢業生留在本省的比例呈上升趨勢。

丁雪峰說,湖北是高等教育大省。前幾年大量畢業生流向珠三角和長三角。近年來,湖北就業比重穩步上升。2016屆42.7萬畢業生中,60.2%選擇留在湖北,同比增加1.25個百分點。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際勞動和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莫榮說,近年來,中國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壹些加工工業和制造業正在逐步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畢業生就業地區分布的變化反映了我國產業轉移和產業結構調整對畢業生就業的影響。

文/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