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需求風險
需求成了項目的標桿,但還在繼續變化;需求定義差,進壹步定義會擴大項目範圍;添加附加要求;產品定義的模糊部分比預期花費更多的時間;客戶參與需求不足;缺乏有效的需求變更管理流程。
2.規劃風險
計劃、資源和產品定義都是基於客戶或上層領導的口頭指示,並不完全壹致;方案優化了,是“最佳狀態”,但方案不現實,只能算是“預期狀態”;
計劃是基於對某個特定團隊成員的使用,而那個特定團隊成員實際上並不能指望它;產品規模(代碼行數、功能點和以前產品規模的百分比)比估計的要大;完成目標日期提前,但產品範圍或可用資源沒有相應調整;涉足不熟悉的產品領域,在設計和實施上要比預期花費更多的時間。
3.組織和管理風險
只有管理或營銷人員做技術決策,導致規劃進度緩慢,規劃時間延長;低效的項目團隊結構降低了生產率;管理層審查決策的時間比預期的長;削減預算,打亂項目計劃;管理層決定不鼓勵該項目組織;
缺乏必要的規範導致工作失誤,重復工作;非技術第三方的工作時間(預算審批、設備采購審批、法律審查、安全保障等。)比預期的要長。
4.人員風險
作為先決條件的任務(如培訓和其他項目)無法按時完成;開發商和管理層關系不好導致決策緩慢,影響大局;缺乏激勵措施,士氣低落,產能降低;有些人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適應不熟悉的軟件工具和環境;在項目後期,需要對新開發人員進行培訓,並逐步與現有成員溝通,降低了現有成員的工作效率;
項目團隊成員之間的沖突導致溝通不暢、設計不佳、界面錯誤和額外的重復性工作;不適應工作的成員沒有離開項目組,影響了項目組其他成員的積極性;⑧沒有找到項目急需的具有特定技能的人員。
5.發展中的環境風險
設施不及時到位;項目經理聯盟的設施雖然有,但是不配套,比如沒有電話、網線、辦公用品;設施擁擠、淩亂或損壞;
開發工具不及時到位;開發工具不如預期有效,開發人員需要時間創建工作環境或切換到新工具;新開發工具的學習周期比預想的要長,內容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