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上半葉,延安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寫下了輝煌的壹頁。民族英雄劉誌丹、謝子長創建的陜北革命根據地,成為中央紅軍長征的落腳點。從1935到1948,延安是中共中央和中國人民解放鬥爭的總後方所在地。十三年間,延安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整風運動、大生產運動、中共七大等壹系列影響和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特別是毛澤東等老壹輩革命家培育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延安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寶庫中的寶貴財富,成為全國人民團結起來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精神支柱。延安於1982年被國務院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1996 165438+10月,國務院批準撤銷延安地區,設立地級延安市。
楊嘉玲
在延安西北,距市中心約三公裏處,有壹座中央禮堂和中央辦公樓。許多重要的會議都在這裏舉行。比如1942年5月,延安文藝座談會在中央辦公樓會議室召開,毛主席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1938 165438+10月至1947 3月,為中國中央委員會所在地。1945年4月,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中央禮堂召開,毛主席在會上作了題為《論聯合政府》的著名報告。
華中舊址楊嘉玲,占地1,01畝,1,953年恢復,1,959年開放參觀。772件文物在* *展出。位於延安市西北3公裏處。
是1938到1947中央委員會所在地。1938 165438+10月,因為日本飛機轟炸延安,中央政府從城市遷到楊嘉玲。中央書記處、辦公廳、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運動會、婦女委員會、青年委員會等單位都設在這裏。在他居住期間,中共中央領導了盛達運動和延安整風運動。召開了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著名的延安文藝座談會也在這裏舉行。1943年6月,中央書記處遷到棗園,其他中央單位仍留在這裏。
毛主席在這裏為張思德烈士舉行了追悼會。